业界:打破核心元器件进口依赖 推动国产家电产业协同发展

人民网 2018-05-18 作者:李彤

  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院长刘挺在论坛上发言。

  人民网北京5月18日电 (记者李彤)如何由大做强、质量先行,是当前我国家电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有业界人士表示,国内家电行业在核心关键元器件、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打破高端芯片进口依赖上,尚有较大提升空间。怎样保持快速、平稳的发展态势,考验着国产家电行业的智慧。

  大而不强:关键核心元器件被“卡脖子”

  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家电行业总产值达到1.5亿元,主要家电产品在全球占比达到60%以上。

  18日,家电产业上下游协同推进会暨中国家用电器核心零部件应用论坛在安徽滁州举行。在论坛上,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院长刘挺表示, 我国早已是家电制造大国,但由大到强还有较长的路要走。这主要体现在缺乏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品牌、在核心零部件及材料研发上有差距、在国际舞台上制定标准的话语权不强。

  “家电行业正在向智能、节能、健康、舒适转变。在行业分类上,家电行业不属于某个具体学科,已成为多系统融合的产物。”他说。

  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总工程师徐鸿对记者表示,早些年我国家电企业多是学习、解剖国外产品,通过技术的后发优势和国内庞大市场空间,做大了产业规模和产值体量。

  “目前,在国内市场上外国品牌的家电初级产品已经很少了。但在芯片、功率模块等核心元器件上,还存在被人‘卡着脖子’的现象。” 以芯片为例,徐鸿介绍说,芯片在整个家电产业产值占比约2%,并不高。国外厂商的服务尚且周到,导致了我国家电企业对芯片多是“做不如买”的心态。而近年来,国外地震导致的断货、供货周期长导致的缺货,及对高新技术封锁,都对我国家电产业经营带来了隐性风险。

  中国没有小市场,更何况是家用电器领域。有业内人士坦言,家电行业是与消费者接触较密切的行业,能够在前端敏锐感知消费者对产品的反馈信息。而在后端的产品研发、制造端,由于核心元器件的供应跟不上,很难发挥出市场优势和应用优势。

  “一方面是国外高端元器件厂商断货惜售,另一方面国内厂商缺乏为家电行业量身定制的能力,目前有些国内的家电龙头企业已经开始向上游的芯片制造布局。”徐鸿介绍说,并非是国内芯片厂商研发能力不足,相反在实验室阶段国内相关技术已经达到了领先水平,但在市场应用和供货质量上不稳定。由于新产品存在试错周期,国内一些家电企业对使用国产高端芯片有顾虑。此外,国内半导体企业跟不上家电行业的供货周期,也倒逼家电企业跨界,“自己动手”要晶元进行封装。

  徐鸿坦言,家电行业的态度越发清晰,不能再依赖国外核心元器件,对国产零部件呈逐步尝试心态,同时也自己布局上游产业链条。但现阶段,对国产核心元器件还不会大规模应用。

  加大粘合:发挥第三方作用推动产业协同发展

  从“拿来主义”为我所用,到寻求掌控核心技术,我国家电行业的心态正在悄然改变。

  以前“做不如买、买不如租”的思维存在问题,因为即便拿来的也是落后的技术和产品,影响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在刘挺看来,在政策上不能“撒芝麻盐”,要支持重点企业做大做强。“此外,迫于市场价格竞争,一些家电企业对新技术的追求动力不足。前些年大冰箱的价格在万元左右,现在跌到3000-4000元,家电产品一分价格一分货,如此也导致了比价的恶性循环。”他说。

  核心元器件已不再是简单的市场行为,而是行业话语权、技术发展水准的体现。刘挺认为,这需要国家在顶层设计层面给予制度保障,由研究院粘合上下游产业链,减少国外产品依赖、增加国内信赖。

  徐鸿介绍说,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通过在行业标准制定、产品测试评价、科研投入等方面的积累,致力于推动行业间融合发展,降低沟通成本,为家电领域面临的共性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责任编辑:杨茗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人民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