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同性恋是错“爱”还是策略性合作?

科技日报 2019-06-25 作者:崔爽

  如果从达尔文进化论角度来看,同性恋这一现象并不是延续基因和造福后代的最佳方法,那么,为何动物们还会乐此不疲?关于动物同性恋的问题,科学家们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解释。

  在如今的社会中,同性相恋的现象越来越多了,在一些国家同性恋已经可以合法的结婚。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厄瓜多尔最高法院于近日裁定承认同性婚姻,厄瓜多尔也成为了全球第30个将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地区。

  实际上,不只是人类,自然界同性相爱的现象也不胜枚举。据统计,数百种动物存在同性恋现象。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生物学家南森·贝利和马琳·祖克曾发表了一篇综述,文章例举了“许多物种,包括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昆虫、软体动物以及线形动物都有同性伴侣以及同性交配行为。”贝利说:“显然,同性性行为所涉及的动物物种远远不止科学文献及大众文学中频繁曝光的知名动物,如倭黑猩猩、海豚、企鹅及果蝇。”

  如果从达尔文进化论角度来看,同性恋这一现象并不是延续基因和造福后代的最佳方法,那么,为何动物们还会乐此不疲?关于动物同性恋的问题,科学家们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解释。

  是先天遗传还是后天造就?

  动物的同性恋行为是由遗传先天形成的还是后天环境造就的,是同性恋研究中至今存疑的元命题。

  在关于动物同性恋生理基础的研究中,研究者尚未就动物物种中同性恋活动的明确生理解释达成一致,但性激素水平对动物同性恋行为有一定影响,是被大量研究证实的。也有研究发现通过操纵果蝇的基因,似乎可以诱导其同性恋行为。

  不过,英国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动物学家克劳迪亚·沃斯切尔认为,与个体的颜色、身高等特征不同,性取向不是简单的遗传,子代中同性恋个体的比例也不是固定的;如同其他性格特征,成为同性恋的几率因个体而异,社会、环境都可能对这一几率造成影响。

  沃斯切尔将乌鸦作为典型案例,来说明看似天生的行为特征,也能迅速发生改变。在欧洲绝大多数地区,两只乌鸦结伴,成为凶狠的领地守卫者。但在西班牙北部,由于这里食物充足但能建窝的地点很稀缺,这些乌鸦组成大型、互助的哺育团队。当他们将瑞士的乌鸦蛋放进西班牙北部的乌鸦窝中,或是按相反的方向运送,那些乌鸦出生后立即采用了新乌鸦种群的生活方式。在她看来,同性恋可能也是一样,会受到生活环境的影响和塑造。

  是出于“爱”还是为了趋利避害?

  人类无论同性恋还是异性恋,两个人在一起靠的是彼此之间的吸引力,靠的是爱。那么同性动物在一起靠的是不是爱呢?

  要说动物界的模范夫妻,灰雁绝对首屈一指。绝大多数灰雁遵守一夫一妻制,它们在成年后通常只与同一只灰雁一起生活,只有在原配去世后,灰雁才会寻找新的伴侣。不过,灰雁的忠贞关系也常发生在同一性别中,据统计,有20%的雄性灰雁是同性恋。

  对灰雁进行了多年研究并凭借其动物行为学研究获得1973年诺贝尔奖的维也纳大学行为生物学家科特·克特罗斯查尔表示:“可以确定,每一种天性对于生存而言,都具有独特的价值。”他在自己的著作中解释了当两只雄性灰雁结成伴侣时,为何常常能在种群中占据优势,“这些同性恋雄雁的优越性反过来吸引雌性灰雁与它们快速交配,随后它们再次回到同性伴侣身边。按照这一解释,同性恋反而促进了生殖率的提升。”

  在灰雁种群中,同性恋的比例似乎与性别比例存在相关性。如果雄性数量远多于雌性,一些雄性就会自然结成伴侣。在动物世界中,同样存在着上下尊卑,尤其是在某些等级森严的物种中,单独行动会面临更大的生存风险和被种群压榨的可能,比如冒险为种群寻找隐蔽处或食物,在这种生存环境中,相比于没有伴侣,和同性结成伴侣是更有利的生存策略。按照这种解释,动物的同性恋行为也是动物世界中竞争的产物,是趋利避害的结果。

  现有研究结果真的可信?

  目前,科学家们已经不同程度地认识到动物的同性恋行为,但由于大多数物种尚未得到充分研究,因此还不能充分了解这些行为的动机和影响。

  而且在动物同性恋研究中存在几乎无解的问题:动物的偏好和动机都是人类通过其行为表现推断出来的;在动物同性恋研究中实验室使用的动物的表现和动物野外自发性表现存在差异,前者的实验结论仅有限适用于后者。

  此外,大多数关于动物同性恋行为的研究都没有规范地区分,专门表现出同性倾向的动物和可互换地参与同性恋和异性恋交配活动的动物,这种缺乏区分导致了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对收集数据的不同意见和相互矛盾的解释。

  除了研究上客观面临的一些问题之外,人类研究者的主观眼光也会对研究产生影响。

  1868年,出生于奥地利的卡尔·马利亚·科本尼创造了“同性恋”一词,用来描述人类的同性性吸引和性行为。但它在动物研究中的应用一直存在争议,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目前研究对动物性行为和其激励因素仍然知之甚少;同性恋这一术语在西方社会中具有强烈的文化意义,与人类以外的物种无关。因此,多年来,同性恋行为被赋予了许多术语。根据加拿大生物学家、《生物繁荣:动物同性恋和自然多样性》一书的作者布鲁斯·巴格米尔的说法,在描述动物时,相关术语难免受人类同性恋的束缚。

  不可否认,同性恋这个词在人类社会中的应用除了固有的对个人性行为和固定关系的描述外,更庞大深刻的是背后根深蒂固的文化背景和强烈的社会认同。因此,很多研究者认为这不适合于动物,在动物身上,性别行为不具有性别指征。

  对于动物甚至人类来说,异性性行为或许只是繁殖后代的一种手段,但它不是生存的全部。动物发生同性恋行为的理由各种各样,有些可能只是单纯弄错了对象,有些是为了求爱和交配的欢愉,有些可能是策略性的合作,淡去人类社会在同性恋行为上附着的社会意义,这件事可能也没那么复杂。

  相关链接

  这些动物都有“断背”行为

  作为人类最密切的近亲物种,倭黑猩猩在性追求方面一点也不害羞。这种爱好和平的动物几乎都是双性恋。

  雌性猕猴似乎更容易结合成关系密切的一对,而且是一夫一妻关系,即在某段时期内一只雌性猕猴只有一只同性伴侣。不过,在一个繁育期内,一只雌性猕猴可能会先后与数只同性结成性伴侣。雄性猕猴也有同性性行为现象,不过他们在完成交配后会马上离开对方,就像人类社会的一夜情。

  长颈鹿也是一种常见的同性恋动物。在交配前,两头雄性会将自己长长的脖子与对方靠在一起开始亲昵动作。这种示爱行为有时会持续一个小时。相关研究显示,每20头长颈鹿中就有一头会对同性表示这种亲昵行为。在很多情况下,长颈鹿的同性性行为比异性性行为更普遍。

  对于宽吻海豚来说,同性交配与异性交配的频率几乎相同。雄性宽吻海豚一般都是双性恋,但它们都会经历完全同性恋时期。

  同性性行为在雄性美洲野牛之间也很普遍,甚至雄性同性交配比异性交配更常见,这主要是因为雌性一年只与雄性交配一次。在交配季节,雄性有时一天要与同性交配数次。大约有55%的年轻雄性美洲野牛有过同性交配的经历。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技日报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