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pg

情人节送巧克力 竟还有点科学依据

科普中国网 2017-02-13

  情人节,作为西方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并在契合中国人“祝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祝愿下, 越来越受欢迎。在情人节这一天,一般情侣间会互送巧克力,但为什么要送巧克力,可能花了钱,自己都还没弄明白!

  情人节+巧克力,来自商家的陷阱
  1936年2月12日,在日本的俄罗斯商人莫洛佐夫旗下的糖果公司在英语读物《The Japan Advertiser》上刊登了一则广告:“将莫洛佐夫的精美盒装巧克力作为情人节礼物,送给你的爱侣”。这是世界上第一则情节人送巧克力的广告,但并未在当时取得重大反响。不过,80多年后的今天,这一情人节送巧克力的传统却被固定下来,成为男生主动示爱女生的浪漫礼物。

世界上第一张情人节巧克力广告
  情人节起源:祝有情人终成眷属
  公元三世纪,当时由于基督教对罗马帝国的统治持否定态度,不承认对罗马皇帝的崇拜,因而受到帝国政府的残酷镇压和迫害。一位名叫Valentine的基督徒,因为公开谴责罗马对基督教的压制,号召信徒们起来反抗而被捕。在狱中,他受尽了非人的折磨,但仍然坚持自己的信仰。典狱长的女儿,一个美丽、温柔的姑娘,为他的凛然正气所折服,爱上了他。从此,两人经常在阴暗、潮湿的黑牢里,互诉衷肠,海誓山盟。
  有情人难成眷属。由于Valentine不肯屈从于罗马政府,被处以死刑。临刑前,他给情人写了一封长信,表达自己对她至死不渝的爱,以及不能为了爱,而放弃信仰的苦衷,然后便慨然奔赴刑场,凛然就义。这一天恰好是2月14日。
  Valentine死后,姑娘悲痛欲绝,伏在情人的尸身上嚎陶痛哭,看的人无不伤心落泪。广大基督教徒和青年男女为了纪念这令人难忘的日子,以及表达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祝愿,就把2月14日定为情人节。

  阴差阳错!情人节送巧克力竟还有科学依据
  带着对巧克力的浪漫定义,心理上,送巧克力能够激起对方心理上对爱情的渴望。
  吃巧克力还能缓解情绪低落,使人处于更为兴奋的状态,在情人节的浪漫环境下,更能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而黑巧克力中含有一种化学物质,它会在我们体内转化为苯基乙胺——我们恋爱时也会产生这种物质。

本文由清华大学博士、副教授 中国科学技术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梁正 进行科学性把关

责任编辑:刘帮勇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