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59401389.jpg

抑郁,不要藏在笑容背后

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 2016-09-21


  一到秋末初冬,抑郁症进入高发季节。不少名人也摆脱不了抑郁的纠缠。比如很多人喜爱的影帝,罗宾·威廉姆斯,演了无数次人生导师,却依然开导不了自己。有些时候,患有抑郁症的人们并不是像大多数人所想象的那样看起来就很悲观、萎靡不振,对所有事物都缺乏兴趣,他们只是以“乐观”的这层面具来掩盖着自己,这种现象在最近的心理学学术讨论中,被称为“微笑抑郁”。

  对那些微笑着的抑郁症患者来说,“微笑”的意义已经在根本上发生了变化。当我们用微笑来隐藏低落的情绪时,它是一种防御机制:不再是一种表达自己内心喜悦的自然流露,而是逐渐变成了对内心悲伤的掩饰和证明。

  微笑型抑郁症危害更大

  微笑型抑郁症患者的共同点是不愿意倾诉、不愿意放弃“尊严”,从而进入恶性循环。他们表面若无其事,面带微笑,甚至给人以开朗、热情的假象,内心深处却常感压抑与忧愁。很多时候,他们的笑不是发自内心深处,而是出于“工作需要”“面子需要”“礼节需要”“尊严和责任的需要”等等。

  “微笑型抑郁症比普通的抑郁症危害更大。” 北京回龙观医院院长杨甫德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表示,患者出于面子、责任的需要微笑示人,心理却积压下负面情绪。当承受的压力大到再也无法承受时,他们的反应也是巨大的,可能会从一个极度自信的人变成一个非常自卑的人,甚至会怀疑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尤其是那些看来乐呵呵什么都不在乎的人,其实只是把压力潜伏起来,人们往往忽略其情绪的发泄。

  除了微笑型抑郁症外,隐匿性抑郁症还包括嗜睡型抑郁、激越型抑郁、疑病型抑郁。嗜睡型抑郁表现为嗜睡,开始时睡两三天症状消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越来越明显,睡眠时间越来越长。这种嗜睡其实是潜意识里对现实的逃避。激越型抑郁的显著特征是容易动怒,其本质仍然是情绪低落,同时反映了患者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力求摆脱的心态。疑病型抑郁患者常诉肌肉痛、头痛、背痛、胃痛、心慌、神经衰弱、小便频密和睡不好等,经过各种检查却没有大的器质性病变。这类患者在不自觉地设法以肉身的痛苦来代替精神的痛苦,希望借此博取同情与关注。

  抑郁症多发生在白领阶层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范肖冬博士表示,近年来,中国民众心理疾病呈高发态势,我们已经步入“全民焦虑时代”。一项调查显示,我国职业人群中抑郁和焦虑状况已较为严重,超过50%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文献显示也印证了专家的说法,在我国,“微笑型抑郁”多发生在白领阶层,他们很多是机关工作人员、企业管理层或技术人员,男性要比女性多。有些人错误地认为患抑郁症没面子,出现抑郁的早期症状时会很抵触,认为只是情绪不好而已。当出现躯体症状,如疼痛、头晕、颈肩痛、失眠、乏力等,又往往被误诊。

  很多白领都有失眠的毛病,大部分人认为这是饮食不规律、劳累所致,不会想到与抑郁联系起来。其实,睡眠障碍是抑郁症患者的主要症状,有统计显示,77.24%的抑郁症患者伴有失眠。但他们很多人却被诊断为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植物神经紊乱等。

  抑郁患者要学会示弱

  范肖冬表示,抑郁症患者,首先,要有恰当的自我评价,既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能盲目自大,这样才能做出恰当的自我评价。其次,要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与周围的环境和人和谐相处,千万不要过于敏感、偏激甚至愤世嫉俗。只有这样,才能主动减少自己面临不良环境、承受打击的几率。另外,要增强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包括逆境、顺境、得意、失意。有兴趣的还可以看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提高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不但可以在出现问题时开导自己,还可以帮助别人。

  如果你感觉到你的症状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可以寻求专业机构和心理治疗师的帮助,来缓解内心的痛苦。范肖冬提醒大家,平时不要积压不良情绪,学会示弱,学会向信赖的人倾诉,同时坚持运动。运动中的人体会释放一种“快乐因子”内啡肽,它是人体的自然抗抑郁药物,能让人感到愉悦。但内啡肽只能在人体保存2—3天,因此一定要长期坚持锻炼,让笑容和快乐发自内心。

责任编辑:lijia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