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魔剪”,你要大胆地往前走!

科技日报 2017-04-11 作者:房琳琳

  国际科技论谈

  新一代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已经成为生命科学界炙手可热的“大将军”。自2012年8月“擎旗”以来,它经常登上生物科技领域的“今日头条”。从修改植物基因,到改变蝴蝶翅膀的图案,从编辑蚊子抗疟基因,到精确剪切艾滋病病毒……它“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超强能力,受到世界各地实验室的热捧,发明人之一、美国结构生物学家詹妮弗·杜德纳对其扩张速度都倍感震惊。

  “出名要趁早!”正如数码影像存储技术之于相机胶片,CRISPR/Cas9技术一出现,因高效、稳定、廉价的修改和设计能力被冠以“基因魔剪”美称,随后,它将上一代基因编辑技术ZFN(锌指核酸酶)和TALEN(转录激活因子样效应物核酸酶)逐出江湖。“搅局”美国冷泉港实验室癌症生物学家杰森·谢尔泽的研究设计,只是其中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而已。

  CRISPR/Cas9技术使此前实验数据失效,进入临床的实验紧急叫停,已经花掉的大量经费产出为零,遗憾吗?失望吗?当然!但这正是新旧技术工具之间的“较量”。没有发明钟表之前,我们将沙漏奉为神器,但一分钟时间就这么长,全世界都以精确了的一分钟为标准,难道不是巨大进步吗?过时的技术、不精确的结果,就让它成为历史吧。

  科技的终极目的是直接或间接造福人类。虽然专利纠纷、伦理禁区、脱靶效应像地铁入口处的三叉旋转杆,时不时敲打一下CRISPR/Cas9技术的膝盖骨,提醒着:别向前冲得太快。但科学家应该合十感恩,以此为技术核心的生命科学,已经迎来了爆炸式发展的大时代。2015年,人类基因组编辑国际峰会召开时,还在考虑是否限制将之用于修改人类胚胎;2017年初,这个问题就变成了:需要限制用于增强人类功能的胚胎基因修改与设计。

  “基因魔剪”已小试牛刀,但还远没有达到雄霸天下的程度。不同的物种,不同的生命阶段,不同的编辑路线……刚刚起步5年的CRISPR/Cas9技术,还有巨大的应用空间。而阻断遗传病、消灭肿瘤、延长寿命乃至物种升级,才是人们的希望之巅。因此,在变成“双刃剑”之前,“基因魔剪”还可以大胆地攻城略地。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技日报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