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630121.jpg

美国的网红是如何赚钱的?

腾讯科技 2017-01-11 作者:锐志

  22岁时,伊娃·古托斯基开始在YouTube上做视频,这可不是因为兴趣,而是因为她在大学里学的是广播新闻专业,至于靠做视频挣钱,伊娃当时可想都没想过。

  不过不到五年时间,伊娃的YouTube频道MyLifeAsEva就收获了750万订阅用户,成了名副其实的超级网红。现在,伊娃的新书就要上市,她还在YouTube上有了自己专属的电视节目,而与她搭戏的可是获得过艾美奖的女演员雷亚·普尔曼。

  要说YouTube上成功的网红,伊娃只是其中之一。去年这一群体靠YouTube赚到了1500万美元,有的人开始出演Netflix和HBO的热播剧,有的人则成了当红大牌的代言人。

  近日,BI采访到了伊娃,她像我们讲述了如何将自己的影响力从YouTube扩展到其他领域,网红的挣钱方式和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的经验。

  一份价值20美元的晚餐

  伊娃第一次见识到YouTube的威力是在大学时,当时她运营着一个时尚博客,偶尔会做些视频放在自己的博客上。不过,某天她发现即使是同样的视频,YouTube上的点击量也比博客上高的多,因此她将主要精力投在了YouTube上。

  由于伊娃经营用心,她的YouTube频道逐渐红了起来,点击量也从几千次飙升到数十万次,不过这并没有让伊娃日进斗金。伊娃回忆称,她拿到YouTube的第一张酬劳支票只有20美元。

  “这点钱,也就够我晚饭加个鸡腿吧。”伊娃打趣的说道。

  她第一次将自己的视频当成赚钱工具是因为与Fullscreen签了约,这家公司在捧红YouTube明星上有两把刷子(Fullscreen会适当抽成)。随后,靠着广告收入伊娃就能赚不少钱,于是她干脆将网红当成了自己的事业。

  不过YouTube只是伊娃的跳板,她的天地可不止局限于此。

  伊娃的YouTube主页

  全方位展示自己的生活

  随着社交网络版图的变迁,伊娃的收入来源和内容制作都在不断变化。原本靠着粉丝量和广告挣钱的方式已不是主流。要想继续做这一行,伊娃必须无所不在。

  “YouTube频道是我的大本营。”伊娃解释道。“不过在其他平台(如Snapchat和Instagram等)我也必须有很强的存在感。”

  伊娃表示,粉丝们想360度全方位的深入你生活的各个角落。

  “幸运的是我并没有什么秘密,”伊娃笑着说。“不过这样的生活其实挺累的,因为我要时刻考虑着屏幕前的观众。”举例来说,有次火星哥(Bruno Mars)出新专辑,她就斟酌了好久,不知道到底去Instagram还是Snapchat直播更好。

  与其他YouTube网红类似,伊娃在这里挣钱主要靠的是视频中的植入广告。很多情况下,这些金主对植入广告都有自己的要求,因此伊娃必须随时进行调整。

  这张图植入了可口可乐的广告

  在各个平台间跳来跳去

  拥有跨平台的实力是做网红的必备条件。“我一直告诉粉丝自己想做下一个奥普拉(著名脱口秀女星)。”伊娃说道。

  不过,仅在社交网络上找存在感可满足不了伊娃,与许多网红一样,伊娃还在写自己的回忆录《伊娃的一生:奋斗是无处不在的》,这本书今年2月就会正式在各大书店上架。

  除了出书,伊娃还得到了各大网站的支持,她拿到了巨额预算,可以随心所欲打造自己的节目了。最重要的是,这一节目不再是免费观看了,在YouTube上观众每月都要付费9.99美元。据悉,这档节目将于今年年末正式上线。

  “做自己的电视节目绝对是个疯狂的点子,我居然还有了自己的预告片。”伊娃说道。这种正经的节目跟往常的短视频有所不同,它要动用大量人力物力,而此前伊娃的节目两个人合作就能拍完。

  伊娃面对的局面也是前所未见,在做电视上她是十足的菜鸟,但在整个剧组,她确是唯一一个了解自己观众的人,而且她是大明星。

  不过,从现有经验来看,网红进军传统电视行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Netflix签下了两个网红,但他们制作的节目却遭到差评。HBO也签下了一个网红,不过她带来的新节目却出奇的成功。

  网红的未来

  随着流媒体视频网站不断加码原创内容制作,网红们的机会越来越多。伊娃新节目的成功与否可能会为未来的网红之路指明方向。

  “退潮之后,我们才知道谁在裸泳。”伊娃的上司说道,因此网红们集体转型做收费节目是否能成功,谁都不知道。

  虽说YouTube网红转型做收费节目很有可能遭遇巨大失败,但他们通过影响力变现的渠道还在继续增多。不过,要想继续靠这一行赚大钱,网红们必须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在不断的变化中寻找新机会。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腾讯科技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