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能在高速路上工作?执法神器“高速交警”来了

科普中国-科技让生活更美好 2017-11-10

  车辆在高速应急车道内违法停车一直是影响交通安全的顽疾。据《新民晚报》10月23日报道,近日,一种新式执法装备“移动式护栏巡逻执法机器人”在北京首都机场高速公路试运行。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个“移动式护栏巡逻执法机器人”吧,它是如何在高速上巡逻、执法的?

  

  “移动式机器人交警”示意图 (图片来源:《北京晚报》)

  《北京日报》介绍,“移动式机器人交警”的“身体”是一个长方体小箱子,它还顶着一个与“身体”不成比例的“脑袋”——360度监控云台,其乳白色的“外衣”上除了有警徽标识和“高速交警”字样,还写着“执法设备 请勿靠近”几个字。北京市公安交管局科信处民警郭伟介绍,这是一种高度集成带智能引导移动模块的“电子警察”设备,只有旅行箱大小,重量约20公斤,只需一名民警就可以轻松地将其搬运、安装等。

  那么,这款“移动式机器人交警”都有哪些本领呢?据《北京晚报》报道,方盒子“头顶”上的探头是用来拍摄路况信息的,当机器人巡逻的路段上发生交通事故时,它可以近距离拍摄画面,并通过网络系统将信息实时回传到指挥室,而民警只需在执法平台的手机上下载相应的APP,就可以同步收到画面。同时,它的侧面还有一个探头,其拍摄角度一般会覆盖在应急车道以及相邻车道上,用于拍摄违法占用应急车道的车辆。值得一提的是,只要有护栏的地方都可以安装这种设备,只要设定固定的巡逻区域,它就会一直在这个区间内循环往复地工作。

  此外,据新华网报道,在高速公路护栏上,该机器人能够以每小时5公里的速度自动前行、倒行,而且每充一次电就可持续行走5~8小时。该机器人自带声光报警功能,在遭遇拥堵、事故、道路维修、恶劣天气等情况时,可以通过语音向后方车辆进行提前预警,从而避免出现拥堵或发生事故。(孔睿)

  本文由中国科学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卜勇进行科学性把关,目前其主要研究领域为健康、环保、水利、节能、气象、人工智能、脑科学与认知科学等。

  

本文由科普中国专家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于乃功进行科学性把关

责任编辑:李阳阳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科技让生活更美好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