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发现福岛核电站存在疑似核残渣

科技日报社-中国科技网 2017-07-25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23日报道,潜入日本福岛核电站的水下机器人结束了3天的探测任务,在3号机组内拍摄到首批疑似核残渣的照片。照片显示,3号机组安全壳内存在高约1米的大量堆积物,极有可能是堆芯熔化后形成的核残渣。如获证实,这将是福岛核电站清理工作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

  2011年3月的大地震,使福岛核电站遭遇自1986年切尔诺贝利事件以来全球最严重的核事故。福岛第一核电站1到3号机组发生堆芯熔化,压力器内核燃料泄漏,造成的核污染迫使20多万居民搬离家园,近两万人死亡或失踪。

  日本政府和福岛核电站所属的东京电力公司表示,虽然整个核电站的报废作业需要数十年才能完成,但希望今年夏天能确定如何清除核残渣的初步方案。为此,制定方案的科学家们必须先知道每个反应堆核残渣的具体位置及毁坏情况,在辐射污染如此严重的环境下,机器人被寄予厚望。

  此次投入3号机组的水下机器人“小太阳鱼”,只有一块面包大,长约30厘米,直径约13厘米,装备了灯光装置和5个螺旋桨,能在6米深的水下漫游,利用携带的2个摄像头和1个辐射剂量仪,进入3号反应堆基座结构附近收集关键数据。

  东京电力公司发言人表示,“小太阳鱼”在3号反应堆核心区拍摄到大量堆积物,“高度疑似”从堆芯熔化的金属和核燃料混合残骸,一些残骸非常像反应堆容器底部控制杆周围的冰柱。由于“小太阳鱼”没有携带核辐射检测设备,这些堆积物是否为核残渣,还需进一步分析确认。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技日报社-中国科技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