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网购陷阱

科技日报 2017-03-16

  

  陷阱1 打折之前,暗中抬价

  先涨价再降价、打折,这是一些网店的惯用骗术,也是消费者上当最多的陷阱。很多网店都会事先将商品的价格调的很高,再标一个“三折”“五折”,从而诱骗消费者。

  应对办法:不要等到打折日再购买,平时就将心仪的物品放到购物车,等到做活动就能看到是不是真打折了。

  

  陷阱2 人气赚够,“特价”缺货

  不少买家反映,一些店铺里“特价商品”经常付款后不发货,卖家的解释是“缺货”“售罄”或者“备货不足”。为了凑邮费而买了一堆特价商品之外的产品,发货后才发现“特价产品”并没有发货。

  应对办法:尽量选择“特价包邮”产品,不多购买其他不需要的物品。

  

  陷阱3 商品低价,运费坑人

  不少消费者称,促销商品很低价,运费却非常高,尤其是在购买家具等大件物品时,价格挺便宜。但没过几天,物流公司打电话要求自提,否则送货上门要加价300元。

  应对办法:购物前与卖家就送货时间、运费支付、退换货手续等问题达成协议,避免日后发生纠纷。

  

  陷阱4 预付定金,暗藏猫腻

  网上部分商家设置了预付定金制度,以参与预订的消费者越多商品的成交价格越低来吸引消费者。商家同时又规定,如预付定金后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不支付尾款,定金归商家。

  应对办法: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不直接打款给商家。

  

  陷阱5 冒充客服,网上“钓鱼”

  骗子在各淘宝商家的交易记录里寻找用手机号注册的买家,然后冒充客服人员诱骗消费者登录“钓鱼网站”,获取消费者的银行卡信息,再骗取消费者的短信验证码完成交易。

  应对办法:不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不告诉任何“客服”自己的账户密码、短信验证码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李阳阳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技日报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