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五号运载能力比以往火箭提升2.5倍

央视网 2017-06-27

  即将实施飞行任务的长征五号遥二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完成技术区相关工作后,垂直转运至发射区,计划于7月2日到7月日号择机发射。

  长征五号遥二火箭于5月5日运抵文昌航天发射场后,按照飞行任务测试发射流程,陆续完成了总装测试等各项准备工作。26日上午8时30分,承载着长征五号遥二火箭与实践十八号卫星组合体的活动发射平台驶出发射场垂直测试厂房,平稳行驶约2.5小时后,于11时安全转运至发射区。垂直转运的顺利完成,标志着长征五号遥二火箭飞行任务正式进入发射阶段。后续,在发射区完成火箭功能检查和联合测试工作并确认最终状态后,火箭将加注推进剂,按计划实施发射。

  长征五号是无毒无污染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代表了我国运载火箭科技创新的最高水平,使我国火箭运载能力进入国际先进行列。长征五号遥二火箭是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工程的第二发试验箭,其搭载发射的实践十八号卫星,将验证东方红五号新一代大型卫星平台关键技术,并开展多项新技术在轨验证工作。

  解密大火箭:长征五号控制系统全新升级

  长征五号火箭是目前我国运载能力最大的新一代运载火箭,相比以往的长征系列火箭,它的直径达到了5米,是我国所有火箭中体型最大的,所以它也被航天人亲切地称为“胖五”。为了让“胖五”稳稳地飞向太空,科研人员为它量身定制了许多新设计。

  “长征五号”相比于我国以往的火箭,最显著的变化在外形上。以发射神舟飞船的长征2号F火箭为例,它的直径为3.35米,高度为58.3米,起飞推力为600多吨;而长征五号火箭的直径达到了5米,身高约57米,有20多层楼那么高,起飞质量更是达到了878吨,起飞推力超过1000吨,是长征二号F火箭的近两倍,他也是我国设计制造过的体型最大的运载火箭。

  从3.35米直径的苗条火箭到今天5米直径的胖火箭,从身材上看,似乎只有一米多的差距,但是这个变化,对于中国工业能力的提升却是巨大的。

  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副总设计师 娄路亮:对于五米直径来说,以前我们火箭的规模都在3米35,所有这些相关地面实验检测,包括制造的这些工装,都是适应3米35的,那对于5米来说,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数字上的一个放大,而是整个包括工业能力制造能力检测能力,这个全方位的一个提升。

  采用全新技术的长征五号,研制复杂程度超过以往任何一个型号的长征系列火箭。它的设计量是以往火箭的3.5倍以上,在“胖五”身上,设备超过了一千台,电子元器件有十万多只,仪器电缆的长度如果单根线连起来超过了一百公里。

  尽管如此,长五火箭的设计可靠性却是最高的,我国以往火箭设计可靠性最高的是0.97,而长征五号设计可靠性达到了0.98,为了达到这个设计要求,在长征五号的研制过程对,不但提高了对元器件的筛选门槛,做到了万里挑一,还加大了对控制系统的冗余设计,也就是关键器件都有备份。

  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副总设计师 娄路亮:采用的是三冗余双总线的控制,这样的话就是对于这种故障容忍能力应该说进一步提高了。在飞行过程当中,如果出现一个重要单机产品出现问题,那么我们通过冗余设计那么对整个飞行任务的成功没有任何影响,这样的话火箭的适应性,它的可靠性也能得到一个大幅的提升。

  氢氧发动机:给火箭一颗强劲的心

  “长征五号”是我国起飞规模最大、运载能力最强的一枚大型运载火箭,比以往火箭的运载能力提升了2.5倍以上。强大的运载能力离不开动力强劲的发动机,长征五号火箭采用了大推力氢氧发动机作为芯一级主动力装置,这也实现了我国氢氧发动机研制由小推力到大推力的重大技术跨越。

  长征五号火箭芯一级,采用了两台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大推力的液氢液氧发动机。由于使用能量强大的液氢液氧作为推进剂,这种发动机可以在起飞时产生50吨的推力,而飞到太空中,它的推力可以上升到70吨。而在长征五号之前,我国研制的液氢液氧发动机的最大推力才仅仅只有8吨。

  想要得到巨大的推力,发动机内部压强一定要高。在长征五号重达800多吨的身体里,一半以上零下252摄氏度的液氢和零下183摄氏度的液氧,由于作为燃料的液氢密度很低,发动机内部就需要有一种高转速多级的泵给液氢加压,使发动机内部产生足够的压强,从而获得强劲的动力。

  航天科技集团六院长征五号火箭副总设计师 王维彬:它泵后的压力要达到16.5兆帕,就相当于这台氢泵要把液氢送到两万多米的高度,就像三个珠穆朗玛峰那么高,它的压强才能满足发动机系统的要求。

  长征五号的大推力氢氧发动机研制,从2001年立项经历了10多年的艰难攻关,王维彬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发动机一共试验了上百次,累计试车时间超过了3万多秒,无数次的试验和测试,使运载火箭的动力大幅提升的同时,发动机的高可靠性也得到了保证。

  【新闻特写】走进文昌航天发射场

  位于海南的文昌航天发射场,是我国为了发射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和长征七号专门兴建的。为了打造托举中国大火箭的世界一流航天发射场,它采用了大量的新技术、新装备。

  央视记者 吴杰: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是我们国家第一个滨海发射场,工作人员用了五年的时间,把它从一片原始森林和滩涂上建立起来。

  我们来到这里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石碑,上面写着两个大字,砺箭。因为这个地方对一枚来到这里进行发射任务的火箭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大家看到石碑后面两座高大的建筑,它们就是火箭的总装测试厂房,我们的长征七号长征五号火箭进来之后,这里就是它们的第一站,要完成从平躺到站立的过程。同时,它们要在这里完成发射前最重要的工作,也就是总装和测试工作。

  完成了总装测试工作,我身后的这个大铁门就会缓缓打开,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会坐着它的活动发射平台前往它飞天的起点,发射塔架。

  垂直总装,垂直测试,垂直转运,这是现代运载火箭最先进的发射模式。通过转运轨道,长征七号和长征五号分别抵达各自的发射塔架。这两个塔架和两个火箭一样,形同兄弟一般。为了适应目前中国运载能力最强的两型火箭发射时巨大的力量,这两座高达百米的发射塔架也应用了许多全新的技术。比如发射点火时,我们就能看到发射塔架下方并不是先喷火,而是先喷水。

  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技术部工程师 张青:最大的不同是塔顶上,多了一个几百方的大水箱,主要是在发射台两侧,在火箭点火的时候,通过喷水,给火箭的尾焰和发射台降温降噪,几百方的水可能十多秒都喷完了。

  巨大的火焰蒸腾这大量的冷却水,形成了我们看到的火箭发射时巨大的白雾,这些烟雾,通过发射塔底部的导流槽,向发射塔的两侧排出。

  经历过长五首飞1000多吨起飞推力的洗礼,导流槽依旧光洁如新,四周的植物也没有被破坏。从2016年6月25日首次担负长征七号首飞任务以来,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已经圆满完成了三次发射任务,而当两型新一代运载火箭都投入正式的应用发射之后,这里也将成为担负我国载人航天,深空探测工程的世界级的航天港。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央视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