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五四青年节,听“80后”青年科技工作者蒋尚达与科研的故事

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 2019-05-08 作者:钟艳平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副研究员蒋尚达爱写诗、爱唱戏、爱运动,“80后”的他性格里透着一股爽朗。明天,是五四青年节,一起来听听这位青年科技工作者的科研故事。

  新华网:您的研究方向是哪方面?最让您引以为傲的科研成果是什么? 

  蒋尚达:我主要从事分子磁性和电子顺磁共振谱学研究,使用磁性分子构筑具有长量子相干时间的电子自旋量子比特和逻辑门,并进行相干操纵。 

  我的研究对象是磁性分子,近些年主要关注它们的量子相干时间。最近我比较满意的一项工作是,我和学生们把磁性分子放到一个没有核自旋干扰的富勒烯碳笼里保护起来,这就大幅度延长了量子相干时间,基于此我取得了一些成绩。另外,我和团队这几个月正在尝试通过脉冲电场实现对量子相位的绝热相干操控。目前,该研究的实验阶段已基本完成,我们正在完善相关理论,去深刻地理解电场操控自旋的过程。

  新华网:您刚刚提到“富勒烯碳笼”,它有何特别之处? 

  蒋尚达:富勒烯的笼状结构可以很好地保护分子中电子自旋的量子相干特性。 

  延长磁性分子的量子相干时间,国际上通用做法是把自旋中心做成配体中不含核自旋的配合物,这需要很好的配体设计和配位化学思维,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我则把磁性离子放到“房子”里,“房子”就是富勒烯碳笼,它本身没有核自旋,这个思路与其他科学家基本一致,但重要的是,这所“房子”能把自旋中心与环境中的一些碰撞隔绝开来,那么量子相干时间就会得到快速提升,这是我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新华网:关于创新,您怎么理解? 

  蒋尚达:打破思维定式,做“人无我有,人有我强”。 

  科学研究往往需要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这就意味着你要去了解这一领域各方面的内容,而这通常容易让人落入一个思维定式,但创新就是要打破思维定式,所以这很具挑战性。对我而言,创新就是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这也是现在我在科研上面临的最大难题,不过,我有一种“投机取巧”的方法,我觉得多学科交叉融合会激发很多新的思维,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我在国外做博士后的阶段,打了四年基础,一直在学习物理、编程和仪器搭建等知识,这期间我一篇像样的论文都没有发表,当时压力很大,不过现在看,这段经历是很宝贵的,当时积累的“内功”对我目前从事的研究非常有帮助,在化学和物理两个学科间架起了属于我自己的桥梁,也成为了我创新的增长点。当然,尽管如此,我感觉创新也是很难的。

  新华网:作为青年科技工作者,您觉得老一辈科学家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学习和传承? 

  蒋尚达:老一辈科学家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淡泊名利,克服困难,突破了很多“卡脖子”技术,令人敬佩和赞叹。 

  当代青年科技工作者的生活条件、成长经历与老一辈科学家已经截然不同,我们今天的各方面条件要远优于当时,但老一辈科学家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依然淡泊名利,克服困难,突破了很多“卡脖子”技术,这令人敬佩和赞叹,我觉得这也是我们毕生都应该学习的。作为青年科技工作者,我们应该勇于做原始性创新研究,真真正正解决一些“卡脖子”关键技术,做研究而不仅做文章。

  新华网:您觉得,要想从事科学研究工作,需要哪些基本素质? 

  蒋尚达:吃苦耐劳,乐观向上,保持好奇。 

  做任何科学研究,首先要能吃苦,因为做科研真的非常苦,虽然说时间相对比较自由,但工作强度很大。不仅身体上累,心理上精神压力也很大,所以,要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另外,我想保持一颗对世界万物的好奇心是做出出色工作的基本前提。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原创,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杨茗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