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60年前,他迈出我国中西医结合第一步

科技日报 2019-03-25

   

  沈自尹,或许对大多数人而言,这是个有些陌生的名字。然而,他研发的药物几乎无人不晓,他的研究成果渗透进日常生活,我们受益于此却未曾发觉。

  药店中的常见药物,如中成药急支糖浆、补肾益寿胶囊、补肾防喘片等,都出于他的临床研究;我们常挂在嘴边的“肾虚”一词,也是在他的论证下,演变成为一套较为严谨的“肾虚衰老”中医科学理论……

  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教授沈自尹。近日,他因医治无效,于上海逝世,享年91岁。

  不惧周遭非议,坚定跨界成“西医郎中”

  回顾沈自尹的生平,这位大师走上这条研究之路纯属偶然,他像是被时代裹挟着前进,却凭借自己的勤奋与天赋,在潮流中立稳脚跟,供后人瞻仰。

  大学毕业后,沈自尹被分配到华山医院。1958年,工作到3年时,沈自尹被领导叫去谈话。根据当时“西学中”的要求,医院决定安排沈自尹去学中医,短短一席话决定了沈自尹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

  当时,在全国还没有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的先例,“第一个吃螃蟹”的沈自尹难免成为周围人议论的对象,有时还会听到“西医郎中”这样的挖苦话。但他无惧周遭的非议,决定学好中医,完成领导交待的任务。

  在医院的一间小板房里,老中医姜春华先生手把手地教沈自尹。即使在三伏天,沈自尹也不休息,如果热得难受,就用冷水洗个头,再回来继续学习。凭借这股拼命的劲头,四季轮转,沈自尹很快学完了《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神农百草经》等多部中医学著作。

  “医书中讲‘医者意也’。这个‘意’并不是指随心所欲、天马行空的想象,而是指精密严谨的构思。医生思维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治疗效果的好坏。以前社会上很多人认为中医很玄妙、不够科学,其实就是没有深刻体会到中医的思想内涵,而常常用西医的思维去看待中医,那就难免会产生偏见。”沈自尹说。

  他决定利用自己扎实的西医功底,用西医的语言去展示中医的博大精深,让中医思想在全国乃至国际上得到认可。但在当时中西医结合的科研工作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以借鉴,这条研究之路注定充满了艰辛。

  为验证药效,把自己当作实验对象

  上世纪50年代起,沈自尹在国内率先开展中医“肾”本质理论研究。

  在研究中,沈自尹为了证明补肾药物可直接进行静脉滴注,委托母校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药学系把补肾中药成分萃取成静脉针剂。因为这样的针剂纯度有限,可能含有一些对人体有害的杂质及过敏原,直接滴注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谁也不敢贸然在病人身上进行试验。

  于是,沈自尹自告奋勇,建议把自己当作实验对象。同事们都劝他不要冒险,但他依然坚持。幸运的是,这次试验并没有给沈自尹带来很大的伤害,而他为科学献身的故事一时被传为佳话。

  沈自尹的执着付出得到了回报,他与恩师姜春华一同获得了“发扬祖国医学金质奖章”,西医发源地之一的北京协和医院也邀请他举办讲座,自此中西医结合研究开始获得学界的认可。

  一步一步,沈自尹凭借着勤奋与坚持,将两个原本被认为是全然对立的学科关联在一起,为传统中医正名,并开拓出全新的学科门类,为中国培养出第一个中西医结合博士以及一批学贯中西的医学人才。

  而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医学界大师,到了89岁高龄仍坚持在华山医院坐诊,并且只看普通门诊。他说:“普通也好,专家也好,病人来看的都是我沈自尹同一个人,给的处理也是一样的,没必要让病人多花钱。”这一看就是几十年,给身边无数年轻人做出了榜样,如今又给所有人留下一个永恒的背影。

  生前,沈自尹曾向前来采访的记者说:“在当前讲求经济效益的环境下,特别需要勤勤恳恳、耐得住寂寞、愿意献身中医药科研的人才。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将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不断拓展并引向深入。”在寂寞中坚守、与时俱进、探索创新,成为他数十载从医生涯的最佳注解,而他的精神也将被一代又一代的白衣学子传承。

  沈自尹用自己的一生,实践着中西医结合的信条,以独有的方式书写了传统医学的新篇章。他将被中国医学史铭记,也将被所有人铭记。

责任编辑:杨茗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技日报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