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7EEAF0DFEA407A195537C0A41D9B03C.jpg

谢友柏院士的教育与科研人生

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 2018-09-20

  谢友柏,1933年生于上海,祖籍江苏高邮。1955年毕业于交通大学(上海)内燃机专业并留校任教,1994年被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摩擦学研究的主要开拓者之一。

  在摩擦学的科研历程中,谢友柏主持完成了国家重要科研项目数十项,先后获得1978年科学大会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科技成就奖、中国摩擦学大会“最高成就奖”等众多荣誉。

  开创摩擦学研究新天地

  上世纪50年代,为改变我国高等教育和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状况,需要在工业和科学教育事业迅速推进的西北地区新建一所高水平的工业大学,国务院决定将交通大学整体迁移到西安。谢友柏随校来到西安后,与一起迁到西安的交大人一样,在位于西安东郊一个称为“沙坡村”的荒地上,一边建设新校舍,一边在简易大教室为学生上课。此外,他们更是在没有资金的条件下,克服种种困难,自己动手建轴承试验台、设计、做调试,进行齿轮转数实验、测试及核电站反应堆研究等。也就在这时,谢友柏踏上了研究摩擦学之路。

  被问及当时的情形时,谢友柏回忆道:“我们大概在1958年的时候,开始建自己的实验室,建设的第一批实验室有滑动轴承实验台、齿轮实验台等。后来滑动轴承实验台做成后,教研室的人员便都转到滑动轴承的研究上了,这也就是我们研究摩擦学最起源的因素。”

  在摩擦学的研究上,谢友柏发展了原有建立在简单摩擦学系统上的系统方法,提出了摩擦学(大)系统系统工程的基本思想,构造了理论上的框架,并发表了大量的论著,归纳了摩擦学行为的三个基本规律:系统依赖性、时间依赖性和不同学科行为的耦合。

  投身设计科学研究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谢友柏开始投入到设计科学的规律研究中,提出了设计科学的四个基本定律,论证了创新设计过程的核心,深入研究了设计中知识的流动、集成、竞争和进化,更是提出了“人类一切有目的活动,都有设计和实施两个部分。设计是人类一切有目的的活动的第一步”、“设计是知识得到应用的桥梁,设计本身就是知识的流动”等重要观点;还主持编写了《创新思维与现代设计》一书,推动了我国设计科学不断向前发展。

  大学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最后一公里

  任何一个学科的创新发展,都离不开优秀科研人才的培养,从1955年毕业留校,从上海到西安,从开拓摩擦学研究,到引领设计科学研究的新领域。回顾六十多年的教书生涯和科学探索历程,在谢友柏的心中,人才培养始终是最为重要的事情。

  谢友柏常说:“大学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最后一公里,在这最后一公里,我们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科学精神。”尤其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对知识的获取更加快速、便捷、均等,这对大学教育、授课方式,甚至教育评价体制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面对今天的科研现状,谢友柏分享了他的科研感悟:“做科学研究一定要踏踏实实,要尊重客观规律、尊重事实。一方面可以用坚强的意志、高度的热情去做研究,但是一定要冷静地尊重事实、尊重客观,得到了一些结果可以高兴,但是不能够冲昏了头脑,为什么?因为任何一个结果都要经过反复推敲,有的时候自己以为这个结果是对的,但是可能还有很多的问题。所以我觉得做科学研究的人,他既要非常热情,又要非常冷静。”

  如今耄耋之年的谢友柏,几乎每天都要来到办公室,查阅资料、撰写文章,希望为设计科学的发展多贡献一份力量,为年轻一代科研人员多提供一份支持。“一个没有精神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要尊崇科学规律办事,更要有追求真理的精神。”他期待科研人员能够传承奋发创新的时代精神,在建设科技强国的道路上作出新贡献。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原创,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作者: 李浩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