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g(18).jpg

“多宝鱼专家”的“渔痴”人生

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 2018-09-14

  雷霁霖是我国著名的海水鱼类养殖学家,工厂化育苗与养殖产业化的主要奠基人和学科带头人。他主持完成了30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系统研究了22种海水鱼类增养殖理论与技术,其中8种已实现产业化。

  雷霁霖的故乡在闽西的崇山峻岭之中,是一座古朴、灵秀的小山城。他在那里度过了幼年、童年而达青年。雷霁霖高中时曾看过一部有关青岛的彩色纪录片,第一次从光影交叠中领略到了青岛的红瓦绿树、碧海蓝天,顿觉心驰神往,而且,青岛还有闻名全国的山东大学(原址青岛),这些犹如磁铁一样吸引着他。在大学的四年中,雷霁霖对童第周教授的仰慕钦佩之情促使他选择了动物胚胎学,每当上实验课,雷霁霖最喜欢在显微镜下观察肉眼看不到的生命现象,尤其痴迷于在解剖镜下连续观察鱼类胚胎发育过程。这些都为雷霁霖之后取得的诸多成就奠定了基础。

  而在说起雷霁霖及其众多成就时,多宝鱼似乎是绕不开的话题。

  多宝鱼学名大菱鲆,为硬骨鱼纲鲽形目鲆科菱鲆属海洋底栖鱼类。原产于欧洲大西洋海域,是世界公认的优质比目鱼之一。多宝鱼性格温顺、老实,长得快又能适应低温,肉味好、营养高,拥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多宝鱼的诸多优点让雷霁霖从很早开始便有了引进的想法。但真正付诸实践还要从1980年开始,那一年联合国FAO(粮农组织)出资提供了一次到英国学习养殖的机会,在那里,雷霁霖访问了罗斯托福特水产研究所。在现场参观时他看到了多宝鱼育苗,临走时雷霁霖想带走一些鱼苗,但是研究所没有同意。1991年,雷霁霖再次访英的时候,又提出想要带几尾育苗回国的愿望,但由于种种原因,这次还是没有成功带回鱼苗。直到次年,英国专家Howell博士给雷霁霖发来一个电传,并亲自带着200尾多宝鱼苗来到青岛。

  面对这200尾珍贵的鱼苗,雷霁霖小心翼翼,生怕由于有什么闪失让努力付出化为乌有。研究的过程是曲折的,1995年,雷霁霖在一个育苗厂里,培育出了12万尾鱼苗,但是由于当时的设备条件有限,需要用锅炉烧热水来调节水温,结果调节水温的工人睡着了,12万尾鱼苗都被煮死了。但雷霁霖没有放弃,经过七年的技术攻关,雷霁霖相继取得了亲鱼强化培育、光温调控性成熟、分批产卵和年周期内多茬育苗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的突破,育苗平均成活率为17%,达到了年出苗量超过百万尾的国际先进水平。200尾鱼苗最终成就了大产业。

  雷霁霖与海水鱼类相伴五十余年,致力于海水鱼类增养殖研究。他倡导以工业化理念发展水产养殖,引领了海水鱼类养殖产业发展新潮流。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原创,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作者: 李浩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