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亮你知识盲区的科普人现在怎么样了?

科普中国网 2019-06-11

  身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人都喜欢被“科普”照亮知识盲区。

  科普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用科学的方法普及一切知识;狭义是指就自然科学领域内的知识、方法、精神的普及与传递,本文特指后者。

  与其说科普是一种职业和身份,倒不如说是一种行为和爱好。科普人平时藏在大学、研究院所、社交媒体中,一旦“神龙”召唤,他们就会挺身而出,为你解答刁钻的、高深的、冷僻的科(硬)学(核)问题。

  

  你以为他们是一丝不苟、不修边幅、词严义密、索然乏味的学究形象,其实他们是做得了实验,玩得了抖音的小哥哥、小姐姐、帅大叔、美阿姨。

  

  晋升为科普人的门槛并不低,既要满足“学神”、“学霸”的硬杠杠,又要拥有一身的文艺细菌,才华与颜值并存,严肃与幽默共振。

  

  用画笔与用手术刀同样带劲儿的外科主任——

  

  不懂点美学就不能研究黑洞的学术带头人——

  

  为了克服路盲症研究北斗的美女博士——

  

  脑洞大开试图用数学解释一切的中学老师——

  

  在自媒体平台说学逗唱样样精通的科学“人贩子”——

  

  在吃货江湖仗剑走天涯的博士段子手——

  

  身为科普人,脑洞要比黑洞还大,研究问题的方式也不是常人所能企及。

  

  科学计算“薯片掉地是否还能吃”?——

  

  用概率问题回答考清华与中500万哪个更难?——

  

  用电磁学理论批判“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用游标卡尺丈量脑洞直径——

  

  在科普人的脑回路里有至少两种语言可以随时切换,专业学术语言和科普大众语言;有些科普大神甚至为不同的听众设计10种以上不同的语言。

  

  

  在河南做科普的时候——

  

  在山西做科普的时候——

  

  在广东做科普的时候——

  

  当面对不同的人群时:

  

  

  

  科普人最喜欢“十万个为什么”,千万不要害怕问得问题不专业,越是傻的问题,越能激发他们的兴奋点。

  

  问:如果有人正在吃你的脑子,你会有什么感觉?

  

  问:向日葵白天跟着太阳从东边到了西边,晚上怎么回到东边的?

  

  问:纸会不会被压碎?

  

  问:同样是跳楼,为什么猫摔不死而人会摔个稀碎?

  

  问:为什么秋千都是前后荡没有左右荡?

  

  问:睡美人需要多少脂肪才能支撑100年的冬眠?

  

  

  让公众认识科学、了解科学、喜欢科学,对科普人的表达能力和方式是一项极大的挑战。

  

  来自媒体人的请求

  请老师在解释科学概念时务必讲人话,不要用术语,不要有数学公式,也不要贴数据图。

  

  老师,我们的节目要在电视上播,您必须在1分钟内,把相对论讲明白,否则观众就换台了~~~

  

  请老师尽量加一些网络金句吧,口口相传的那种~~

  

  

  不行哦,老师讲的这个科学原理太严肃了,能不能加点夸张的笑料?。

  老师,别光用嘴说,最好也能做个模型给我

  

  老师,这个量子力学的解读可以再形象一些吗?我们给3岁宝宝看。

  

  科学是严谨的,也是系统的,用数学公式、数据图像、以及专业术语来表达科学内涵,是为了精确,集约。但这也使得科学的内容存在一定的门槛。科普人为了走近大众,会抛弃原有精确的表达方式,而在语言上做近似,打比方,但这也决定了科普人无法做到在“几分钟”内既讲得清楚,又精准无误。还有时候,科普人会觉得很尴尬,因为他说的,你不关心;你关心的,不是科学……

  First blood

  

  

  

  K.O.

  Double kill

  

  

  K.O.

  Triple kill

  

  

  

  K.O.

  

  这届网友带不动,心累~~~

  

  

  

  其实,这些都不算什么,最尴尬的是,做科普得不到的认可……

  萨根效应:科研人员从事科普活动会受到学术圈排挤

  

  

  

  在一些公众认知里,做科普=义务劳动

  

  

  劳务费PK出场费

  

  

  

  

  科学家是内容的创作者,由于精力有限,他们大多没有自己的平台,哪里有平台就去哪里做科普。虽然做科普的人都有各自无法讲述的故事,都有各自现实生活中的烦恼,但他们从不会轻易放弃!因为科普是正能量的情怀,而他们,热爱科普!

  科普中国愿为每一位科普人搭建舞台。在这里,我们为你提供每一种可能——百万粉丝的开放平台、百余家渠道推广端口、上千位“同道中人”以及绝对有(夸)效(张)的商业互捧。

  来不及解释了,快上车吧!

  

  Ps:因篇幅所限,这里的科普人不包括同样为科普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传播人。

  制作团队:

  策划及撰写: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师 吴宝俊

  以下专家亦曾参与创作审核:

  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员、科普中国形象大使 张双南

  中科院空天信息研究院研究员、科普中国形象大使 徐颖

  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 钟凯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教师 李永乐

  绘手:张昊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