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无人机】初试啼声——同盟国的无人铁翼

科普中国-军事科技前沿 2019-03-20 作者:旋钮工作室

  闪电战、伦敦空战、巴巴罗萨作战和奇袭珍珠港……在二战全面拉开序幕后,即便是再食古不化的参战国,也必须在参透这些战例之后,承认作战飞机已经是战争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而随着航空技术的演进,以及各国的战争需求,用于作战的飞行器普遍开始向更为复杂的方向发展,操纵飞行器所需的训练时间和成本更是成倍提高,再加上飞行器课程本身需要高水平的知识分子才能胜任,即便工业实力和航空底蕴同样雄厚的美国,也难以承担飞行员大量阵亡带来的损失。

  在这样的前提下,航空情结浓重的美国必然会寻求有人驾驶飞机的替代品。

  不惧艰难的弹幕突破者:TDN/R-1攻击无人机

  

  图为现藏于美国国家海军航空兵博物馆内的TDR-1“洲际”无人机。(来源:Airport-Data)

  即便不似美国海军舰船的多层次防空弹幕那般致命,旧日本帝国海军的防空舰炮依旧是美国海军攻击机/俯冲轰炸机飞行员们挥之不去的梦魇。再加上战争初期凶恶十分的“零战”,海航的小伙子们一次出击十去其八是常有的事。

  为此,海军基层早在30年代后期便被提出的“无线电遥控突击无人机”方案就被从故纸堆中起出,放在了海军军械局的高优先级开发名单上:如果远程遥控的无人机能够替代有人飞机穿越火网攻击敌舰,那真是再好不过。

  当然,30年代后期的海军高层也并不是没有从廉价的无线电靶机中认识到“无线电遥控突击无人机”的价值,实在是至关重要的无线电技术跟不上想法:对“无线电遥控突击无人机”至关重要的显像管显示器和无线电测高技术在30年代晚期才进入实用阶段。

  战争加速了技术的整合,在太平洋战争开打后近不到五个月,“无线电遥控突击无人机”项目就有了第一架理论原型机,大喜过望的海军立刻向厂方下达了制造2架原型机和100架首批飞机的订单,预期还将组建至少18个无人机/遥控飞机中队,而该机也得到了TDN-1的正式代号。

  从原理角度上来看,TDN-1已经可以说具备了现代无人机的雏形:该机在机身内装有一台摄像机和相应的无线电传输设备,使得操作员能够在距离数公里之外的TBF鱼雷机上依靠显像管显示器和回传高度的计数器遥控操纵TDN-1飞行和投弹,这种方式也就是后世的“TV制导”。

  但这台看似完美的小飞机始终问题多多。首先,军方要求的低成本使得无论是TDN-1,还是它的改进型TDR-1都只能使用钢管-木制结构,强度和飞行性能都很有限。其次,早期无线电设备的不可靠问题依旧存在;而最次也是最致命的是,真正实用的TDR-1得以参战时已经是1944年中,当时对日作战的情况已经明朗,美国海军已没有必要浪费航母甲板空间来供TDR-1使用了。

  大即是美!二战中最为凶恶的“神风战机”

  

  图为正在改装为Aphrodite专用无人机的B-24轰炸机。(来源:steeljawscribe)

  相对于美国海军绞尽脑汁降低飞行员的伤亡率,他们的对手旧日本帝国海军却在追求有限飞机的高命中率道路上走得太远,以至于走进了“神风攻击”这条邪道。

  但无独有偶,接收了一部分TDR-1无人机,并更名为XBQ-4进行测试的美国陆军航空兵却也发现了“神风攻击”的强大之处,并最终催生了二战中最大的无人机“Aphrodite”系列(主掌爱与美的希腊女神,同维纳斯)。

  虽然Aphrodite名字起得异常凄美,但这完全掩盖不了它强大的暴力哲学:为保证“一击摧毁”纳粹德国威胁英伦三岛的导弹阵地,改装为BQ-7/8无人机的大型轰炸机将加注燃油严格控制在单程水平,自卫武器和装甲也几乎完全撤除,只为尽可能地在机身里塞满炸药。

  而这个疯狂的计划最终并没有收获任何成功——飞行员先设定好自动驾驶仪再跳伞的玩法实在太过心惊肉跳,甚至于美国第35任总统肯尼迪的哥哥也在Aphrodite任务中由于炸弹过早引爆而丧生……

  另一个故事的起点:茫茫大海中猎杀日舰的“蝙蝠”

  

  图为现藏于美国国家海军航空兵博物馆内的ASM-N-2“蝙蝠”。(来源:AirMuseumGuide)

  当然,美国陆航由B-17改造而来的“Aphrodite”系列无人机“神风撞击”的想法诚然是权宜之计,但就是缺了TV制导这道良方;而海军的TDR-1无人机则依旧还具备了复杂的投弹装置。

  从后来者的角度来看,两者的优点和不足完全能够互补。那么,有没有这类产品呢?

  答案是肯定的。在1945年之后,巡逻在东海和黄海地区上空,以猎杀日本船只的PB4Y系列大型巡逻机的翼下悄然多出了一款“小飞机”,而这就是综合了Aphrodite和TDR-1优点的新一代无人兵器,ASM-N-2“蝙蝠”制导炸弹。

  而较TDR-1更进一步的是,ASM-N-2的制导方式已经摒弃了需要操作手时时维持控制的TV制导或目视修正,而是应用了当时实属黑科技范畴的“主动雷达制导”,这意味着庞大的PB4Y载机能够在锁定敌舰后立刻脱离,这一距离通常超过10公里,使得载机完全位于敌舰的火力威胁之外。

  遗憾的是,ASM-N-2直到冲绳战役后期才投入战场,唯一令其发扬光大的战例只有击沉海防舰“粟国”这一起。不过,谁也不能否定,这个小小的“蝙蝠”的确是当今“神风无人机”、空射反舰导弹乃至滑翔制导炸弹共通的祖师爷。

  划重点: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从民用领域“跨圈”而来的雷达、电视和摄像机技术才是这个时代无人机发展的重中之重:只有长出“眼睛”,能够感知高度,无人机才能真正挣脱“玩具遥控飞机”和目视低空的襁褓,和有人控制飞机一起冲击冷战的天空。

  出品:科普中国

  策划:赵清建

  作者:旋钮工作室

  监制:光明网军事科技前沿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军事科技前沿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