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招拆招”坦克防御的三板斧之装甲技术——钢筋铁骨的坦克装甲

科普中国-军事科技前沿 2019-02-15 作者:鸿爪雪梨

  出品:科普中国

  作者:鸿爪雪梨

  策划:武玥彤

  监制:光明网科普事业部

  坦克防御系列专题稿件(九)

  “见招拆招”坦克防御的三板斧之装甲技术——钢筋铁骨的坦克装甲

  坦克车辆区别于普通战斗车辆的最大特征在于其超强的防御力,目前在各种综合探测系统、主被动防御系统、附加防御器材等各种先进防护措施的加成下,坦克车辆本身的防护能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打铁还需自身硬,装甲防护在现代武器系统中的作用显得愈加重要。

  均质装甲

  装甲钢是最基础的装甲材料,是坦克车辆的第一层衣服。在早期各种先进的防护技术还未出现时,增加装甲板的厚度以及改善装甲板的强度是提升坦克防御力的唯一途径。一战中出现的坦克,其装甲厚度仅5~10mm,甚至连某些大口径的步枪都可以击穿这一层薄薄的钢板,因此才出现了反坦克步枪这种县花一现的反坦克器材。

  坦克装甲钢发展至今,在破甲弹和穿甲弹的威胁下,装甲厚度不断增厚,现在部分主战坦克的正面装甲厚度已达200mm。同时通过添加镍、铬、锰、铝、钒等多种微量合金元素,装甲钢已形成了高、中、低硬度的系列化产品。高硬度薄装甲在弹丸冲击下不易变形,主要用来抗击枪弹,可以碰碎来袭的弹丸,但它的韧性较低,易破碎或崩落;而中低硬度板和中厚度板主要用来抗击炮弹。

  此外,为了减轻坦克自重,提高坦克的机动性,材料学家们研发了高强度的铝合金、钛合金和铀合金装甲,并已在许多轻型坦克上得到了运用。我国目前在装甲铝合金的研究方面也取得了较先进的成果,研制的523、528、5210、2519A 等铝合金装甲材料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T系列坦克的主装甲厚度已相当可观

  (图片来自网络)

  间隔装甲

  与普通读者的想象不同,坦克的装甲并不是一块简单的实心钢板,而是由多层结构组成,且在多层装甲间留有不等距的多层空间。间隔装甲的出现标志着坦克防御从“傻大笨粗”迈出了技巧化的第一步。在实际作战中,当射流或弹芯穿过第一层装甲后,中空结构可使冲击波和毁伤元迅速失稳甚至破碎,当穿过多个间隔结构后,毁伤元素的能量被大幅度干扰和衰减。实战表明,间隔装甲的抗弹性能优于均质装甲,而以色列的“梅卡瓦”主战坦克更是在装甲的间隔处放置了燃料箱,构成了大号的“反应装甲”,进一步提高了间隔装甲的抗弹能力。

  复合装甲

  顾名思义,复合装甲是由多种材料复合而成的新型装甲,组分材料中既有高碳钢、铝合金等金属成分,也有陶瓷、纤维、有机高聚物等新型材料。在复合装甲中,不得不提世界上第一款投入使用的复合装甲——英国“乔巴姆”复合装甲,乔巴姆复合装甲实质上是在钢装甲间夹着按一定比例和厚度配置的陶瓷、铝合金和纤维等抗弹材料,在英“挑战者”坦克、美MI坦克、德“豹-2”坦克上均有运用。据实弹检测,“乔巴姆”装甲防破甲弹能力是传统钢装甲的3倍。复合装甲的出现把碎甲弹送进了坟墓,是装甲防护技术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挑战者坦克

  (炮塔正面、侧面以及坦克正面60°区域内均采用了乔巴姆装甲)

  (图片来自网络)

  在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之后,战斗车辆快速部署的需求催生了坦克装甲车辆结构装甲的发展,美国发展了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复合装甲材料,其强度高、韧性好、雷达信号特征弱、耐疲劳且耐腐蚀以及显著的吸能缓冲效应,成为新型轻质防弹装甲的首选材料。

  

  一种典型的复合装甲结构

  (图片来自网络)

  我国从七十年代以来,开始复合装甲的研究,装甲防护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与国外的差距也越来越小。当前主要列装的第三代复合装甲采用了双板结构单元,其一是主装甲,另一个是由多层钢板、陶瓷、玻璃纤维增强层压板和合成橡胶等材料组成的复合装甲。这种装甲结构抵御破甲弹和长杆穿甲弹的效能优良,正面复合装甲能抵御1000m距离处发射的穿深为600mm的动能弹以及破甲深度为800mm的化学能弹的攻击。

  除上述三种装甲外,还有栅栏屏蔽装甲、吸能装甲等各种坦克装甲,多种装甲的配合使用将坦克打造成了钢筋铁骨的移动堡垒,装甲防护材料正朝着强韧化、轻量化、多功能化和高效化的方向发展。

  

  配备栅栏屏蔽装甲的法国勒克莱尔主战坦克

  (图片来自网络)

  划重点:

  当前世界上的主流坦克除了配备隐身、主动防护等先进技术外,也通过装备高强度合金装甲材料、间隔装甲、非金属复合装甲等方式,在强化本体防御的同时还达到了减轻重量、降低附带损伤的效果,装备新型装甲的坦克车辆能够有效抵御诸多穿甲弹和破甲弹的正面打击,对反坦克武器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军事科技前沿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