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缺淡水?凭空取水呗

科普中国网 2017-02-17

  天津市南开中学 曹可欣

  指导教师 徐广玉

  来源: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作品展播

  很多海岛和沿海沙漠地区都存在淡水缺乏的问题,而主要的办法之一是海水淡水,但传统的海水淡化设备复杂、能耗及成本高,推广使用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针对传统的海水淡水制备方法之外,另外提出了一种利用空气中饱和水蒸气在露点时冷凝在固体表面,形成液态水的方法,并经过实验验证,这套系统集水效率较高,行之有效。

  我们受到纳米布沙漠甲虫利用背壳冷凝水汽后饮用和仙人掌针刺簇集水的现象启发,设计相似的仿生结构,并添加不同亲水涂层来进行实验。实验表明,在相同表面积下,针簇数量远多于甲壳凸起数量,针簇模型整体效果优于甲壳模型;各种亲水材料涂层中,除疏水基亲水材料可反复使用外,其他亲水材料均为一次性耗材。因此我们最终选择针簇模型,表面涂覆疏水基亲水材料。针对针簇模型的优化,我们对主针簇上小刺的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实验采集的是同等条件下1分钟内收集的水滴个数。结果表明,同等条件下针刺朝上更利于水汽的凝结和收集,针刺对称分布的效果相对较差。

  验证原理后,我们设计了一种用于收集空气中水汽的装置,包括可旋转式底座、储水箱、防蒸发盘、蜗壳式进风结构、塔体、雨水收集盘、循环冷却系统、风向识别控制系统、太阳能板和蓄电池。

  工作时,风向识别控制系统中的风向传感器识别出集水装置所处环境的风向信息,并将对应风向相关数据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执行机构将可旋转式底座连同其上部整体旋转至适合位置,即蜗壳式进风结构的进气扇面朝风吹来的方向;在循环制冷系统的作用下,冷却液通过外壁上的进水口进入螺旋形冷却水通道,使得内壁及其上分布的中空仿仙人掌针簇表面冷却;外部湿热空气通过底座上均匀分布的进风孔进入仿白蚁丘结构内部,与内壁充分接触,水蒸气和雾状水分别在仿仙人掌针簇表面及内壁其余位置液化和聚集,并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沿着针簇主刺向下流动,与内壁其余位置的水珠汇集,一起流至底座的导流槽,再通过引流管进入储水装置。

  经过我们这套水汽冷凝淡水收集原型装置的验证,该系统的集水效率约为普通凝水装置的6 ~ 8 倍,证明它是行之有效的。

本文由中国消防协会主任孙文中进行科学性把关

责任编辑:zhengmh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