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认识肉类 不必谈肉色变中国数字科技馆 2016-05-12 |
10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宣布火腿、香肠、肉干等加工肉制品为“致癌物”,与石棉、砒霜、香烟等公认的致癌物为伍;并把生鲜红肉,即牛、羊、猪等哺乳动物的肉,列为仅次于加工肉制品的“致癌可能性较高”的食物,此结论一出立刻引起全球热议,吃货们更是感觉世界末日的来临。
何谓加工肉制品和红肉?
我们首先来认识一下报告中所指的加工肉制品和红肉。所谓加工肉制品(processed meat)通常是指培根、火腿、灌肠、咸肉、腊肉、熏肉等要用盐和亚硝酸钠(或者硝酸钠、硝酸钾等)进行腌渍的肉品。当然,用盐烧制的荤菜,比如红烧肉、炒肉丝等不在其列。我常说的红肉是指所有类型的哺乳动物肌肉肉类 ,例如牛肉、猪肉、羊肉、马肉等。
加工肉制品和红肉的致癌可能性有多大?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致癌物的风险分为“致癌、致癌可能性较高、可能致癌、致癌程度不确定和可能不致癌”五个级别。可见,加工肉制品和红肉都成为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重点关注对象。
责任编辑:优优
上一篇:卒中患者该学会这样吃
下一篇:在朋友圈买美食,先验验店家证明




最新文章
-
天王星即将迎来观测好时机
cnBeta.COM 2021-01-22
-
银河系低频背景信号能“听”到
科技日报 2021-01-22
-
“慧眼”能刺穿“光年之外”?
新华网 2021-01-22
-
鲸类如何影响地球的气候变化?
新浪科技 2021-01-22
-
还有比这更狠的学霸?AI:我教我自己
中国科学报 2021-01-21
-
哈勃望远镜帮助天文学家确定超新星的位置
cnBeta.COM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