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菇黑斑病防治

科普中国-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2017-12-29

  金针菇黑斑病发病症状:金针菇黑斑病早期发病时,菌盖或者菌柄上出现褐色小斑点,随着菇体生长而扩散,菌盖上病变部位呈圆形或者半圆形,直径3~5mm,后期成黑色,呈明显的凹陷状,病变部位边缘整齐清晰。菌柄上的黑斑则呈长椭圆形,其他特征与菌盖上的一致。在菇房湿度较大的情况下,菌盖和菌柄病变部位表面在后期会长出稀疏的的菌丝,就是轮枝霉的菌丝体。严重时,病菌侵入菌肉,并可从菌盖向下扩展到菌盖下面的菌褶上,引起病变部位菌肉腐烂,呈黑褐色。菌柄处的病变可引起菌柄扭曲和折弯,这是判断金针菇黑斑病的重要特征。金针菇锈斑病、金针菇褐斑病容易和金针菇黑斑病混淆,金针菇锈斑病、金针菇褐斑病病变部位不会扩散到下层菌肉,也不形成白色霉状物,不引起菌盖变形和扭曲。金针菇黑斑病发病条件:金针菇黑斑病发生在金针菇子实体生长时期,特别是在菌盖开伞后发生的多一些,在10℃以上容易发生,相对湿度较高是该病的主要诱因,因此,有制冷设施的菇房很少发病。金针菇黑斑病预防措施:1、处理好菇房和厂区周边的环境卫生。2、菇房温度控制在10℃以下,相对湿度控制在85%以下,金针菇黑斑病发病几率会很小。3、一旦发生金针菇黑斑病,要及时清理病变子实体,减少二次传染,清库后要对菇房进行彻底清理和消毒。编辑:李敏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