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小麦 “三提前”蓄水保墒增产技术

科普中国-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2017-12-18

  1、技术概述 西北黄土高原旱作麦区的水资源在数量上不足、不稳(年平均降雨量为500米米),且利用难度大,而自然降水是唯一的水分来源,地力不足又使有限降水的有效性和转化效率降低,成为产量低而不稳更为直接的原因。山西农业大学提出通过休闲期麦田土壤耕作(翻耕、深松、旋耕、镇压、耙耱)、覆盖(地膜、秸秆、沙石、其它材料)与培肥措施,充分发挥“土壤水库”的作用,尽最大可能蓄集自然降水,协调自然降水与小麦生长不吻合的矛盾,满足小麦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需要,提高土壤水分养分资源利用效率,达到降水资源周年调控与土壤水分跨季节利用。这种集休闲期提前耕作、培肥、秸秆覆盖(还田)为一体,通过大型农业机械一次性完成,比目前小麦生产上麦农农田操作时间提前二个月以上的技术简称为“三提前”蓄水保墒增产技术。三提前技术有效解决了农村劳动力不足和农业生产效率低的问题。采用“三提前”蓄水保墒增产技术有效避免过早播种造成冬前旺长和过晚播种苗小苗弱的问题,提高了播前土壤储水量,使旱地小麦能够适时播种培育冬前壮苗,增产效果显著;解决了旱地小麦降雨与小麦生育季节错位的问题,实现了降水资源的周年调控和土壤水分的跨季节利用,有限降水的利用效率大大提高。2、增产增效情况 近年来,山西省在小麦生产上推广“三提前”技术,使用该技术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动物、微生物数量,降低地表无效蒸发,有效提高土壤蓄水保水能力,达到伏雨春夏用的目的。可提高休闲期蓄水效率45%,增加小麦播前0~300厘米土层蓄水量60米米以上,积蓄了充足的底墒,培育了冬前壮苗,亩穗数提高1.5~3万,穗粒数提高2~4粒,增加小麦产量23%~30%,干旱年型增产50%以上。3、技术要点 “三提前”技术是指前茬小麦收获时留高茬,在小麦收获后遇雨采用三提前技术,时间大致在7月上旬头伏进行,即提前深耕(25~30厘米)或深松(30~40厘米) ;提前深施有机肥、保水剂以及生物菌肥(即改土保水肥);提前秸秆还田或覆盖的一次性操作技术,9月下旬到十月上旬采用覆膜播种机械播种。3.1休闲期实施“三提前”技术 具体做法是选择地势平坦,幅度较大的垣面地、沟坝地、梯田地,且肥力中上等为宜;小麦收获后遇雨采用三提前技术,一般在7月上中旬头伏进行,效果最好,深耕25~30厘米或深松(30~40厘米),深耕的同时秸秆还田,深松的同时使秸秆均匀覆盖在地表。提倡在休闲期施入农家肥,一般每亩施农肥1500~3000千克左右,没有农家肥的地方可施用生物有机肥,每亩50~100公斤,生物有机肥在深松或深耕时施入。立秋后耙耱收墒,播前精细整地,作到无土块、无根茬、无杂草,上松下实,田面平整。3.2施足底肥 地膜小麦由于水分条件好产量高,因此肥料投入要适当提高10%~20%,化肥氮磷比为1:0.6~0.8。具体数量为施碳酸氢铵50~60千克/亩或尿素15—20千克/亩,过磷酸钙50~60千克/亩,钾肥8~10千克/亩(黄土高原石灰性土壤一般含钾量多,耕层土壤K2O在100米g/千克以上者可不施钾肥),缺锌土壤可增施硫酸锌1~1.5千克/亩。要集中底施,切忌地表撒施。3.3覆膜播种 采用覆膜播种专用机械一次完成。垄距一般为50~60厘米为一带,垄底25~30厘米,垄高10厘米,垄顶呈弧型,垄上盖膜,两垄之间种植沟30厘米播种小麦,小麦行距20厘米,种两行,地膜可用40厘米宽的0.007微膜,每亩用膜2.5~3.5千克。要求条带宽度一致。微膜两侧压紧实不留口,并在垄膜上隔3~4米,打一土腰带,以防大风揭膜,盖膜后播种遇雨要及时锄地,破除板结。3.4选用适宜地膜覆盖栽培的高产品种 根据越冬气候条件,宜选用冬性、半冬性品种,偏南偏东的黄淮麦区可选用半冬性品种,偏北的晚熟冬麦区宜选用冬性品种,但不宜选择冬性过强的品种,以免覆盖后延迟生长。应选用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穗大粒多,粒重型,丰产性好的中秆品种,一般抗旱性较强的水地中水肥品种可选做旱地地膜覆盖栽培的品种。3.5播期和播量的选择 地膜小麦播种期可比当地露地栽培适当推迟5~7天,播量适当降低,如山西南部每亩播量为6~7千克,山西中部播量8~10千克/亩。3.6田间管理 播后要加强越冬期间的地膜保护,防风揭膜,防人畜踩膜,雨后要松土防板结。要做好防病虫工作,杂草多的地要在播前用除草剂喷洒土壤。地膜小麦中后期发育较快易早衰,注意后期适时提早揭膜,降低地温。4、适宜区域 该项技术适合在一年一作旱地麦区推广应用。5、注意事项 “三提前”技术必须在麦收后首次降雨后实施,强调立秋耙耱保墒环节,小麦品种选择适宜肥旱地的高产品种。6、技术依托单位 山西农业大学编辑:石慧芳审核专家:山西农业大学研究生学院教授 高志强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