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全生育期病虫防控及农药使用技术

乡村e站 2017-09-19

  随着国内外市场农产品准入条件愈来愈严,市场竟争也日趋激烈。农业病虫防治过程中造成的农药残留问题已成为影响产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对于苹果来说,合理的病虫害防治,不仅可有效提高果品产量和品质,而且对延长结果年限,增长树体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结果期苹果园当年产量大小,质量好坏,优质果率高低都具有较大的影响。日前,农科110专家、山西省农科院植保所研究员张润祥就针对在苹果全生育期如何合理的进行病虫防控及农药使用做了详细讲解说明。本刊将分两期依次刊发,敬请关注。

  记:张老师,为什么说我省发展苹果产业具有独特的优势?

  张:我国苹果生产主要集中在渤海湾、西北黄土高原、黄河故道和西南冷凉高地四大产区。其中,渤海湾产区是苹果的老产区,果品总产量全国最大;西北黄土高原产区已经成为全国栽培规模最大、有较大发展潜力和产业竞争力的苹果优势产区。我省苹果主产区地处西北黄土高原优势产业带,苹果产业是山西农村经济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也成为部分县市的支柱产业。

  记:今天我们想重点探讨一下在苹果生产过程中如何科学合理的做好病虫害的防控问题,首先请您讲讲我省苹果常见的病虫害种类有哪些,如何去区分?

  张:近年来山西苹果种植面积维持在较高水平,但生产管理还存在不少问题,其中病虫为害已成为制约苹果优质、高产的最大限制因素。

  事实上,苹果生产始终伴随着病虫的危害,病虫种类繁多,多达几十种,在整个生育期对苹果的枝干、叶片、果实都有不同程度的侵害。根据山西省水果产业体系近年来的调查,目前山西省苹果生产中普遍发生、危害严重的病害有苹果树腐烂病、苹果褐斑病、苹果斑点落叶病、苹果白粉病,主要虫害有蚜虫、红蜘蛛、金纹细蛾、苹小卷叶蛾等。在果区局部发生的病虫害还有苹果树根腐病、苹果树小叶病、苹果霉心病、天牛等。如果按照危害部位分类的话,可以分为为害枝干的病虫害如腐烂病、轮纹病、介壳虫、天牛、绵蚜等;为害叶片的病虫害如褐斑病、斑点落叶病、白粉病、炭疽叶枯病、小叶病、叶螨、蚜虫、金纹细蛾、卷叶蛾、绵蚜;为害花和果实的病虫害

  霉心病、盲椿象、金龟子、轮纹病、炭疽病、红黑点病、桃小、黄蚜、叶螨等。

  当然,在不同地区、不同年份各种病虫害发生或流行的严重程度有所变化或差异。特别是随着近年来苹果种植的品种结构、栽培方式、管理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方法的不断改进,苹果园病虫害的发生结构和发生特点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如套袋果区桃小食心虫已不再是防治重点,因苹果轮纹病危害果实减轻而忽视或放弃防治,枝干轮纹病危害程度已经加重。套袋前斑点落叶病可感染幼果,套袋后难以得到有效防治。这些都是我们在生产实践中需要了解和掌握的。

  张:植物病害的流行或虫害的发生是病原(或虫源)群体、寄主植物(或营养源)群体和环境因素(包括栽培条件)三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一种病害(或虫害)是否能够流行(或大发生),或逐年加重,与所采取的控制技术和水平也有密切关系。

  1、病虫基数较高

  一般来说,有较高的病原或虫源基数是果园病虫害发生、流行的内因。生产中许多果农只重视生产季节管理,却忽视休闲期清园,冬春季不清园或清园不到位,特别是果园周边落叶、枯枝、病(虫)果随意堆积,不做集中处理,可导致果园内病原菌(或虫源)越冬基数偏大。如苹果褐斑病病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病叶上越冬,斑点落叶病病菌以菌丝体在病叶、病枝等病残体或芽鳞中越冬,苹果白粉病病菌以休眠的菌丝在芽的鳞片间或鳞片内越冬和越夏。螨类以卵在短果枝果台和枝条的粗糙处越冬,或以受精雌成螨在主干、主枝和侧枝的翘皮、裂缝、根颈周围土缝、落叶及杂草根部越冬,苹小卷叶蛾以2龄幼虫在果树剪剧口、树皮裂缝和翘皮下结茧越冬等等。越冬越夏病原或虫源基数较多和有效传播,将为以后的病虫害暴发埋下隐患。

  2、果园环境适宜

  山西苹果栽培面积470万亩左右,主栽品种为红富士,占59%,其他有秦冠、红星、噶拉等。在南部许多果园树龄已超过15年。果园密度偏大,大多在40~70株/亩,有些果园密度高达110株/亩,树形结构多样。较大程度地存在着树龄老化,进入盛果期后果园郁闭,通风透光差,枝条徒长等问题,特别适宜某些病害发生流行。

  对不同栽植行株距与苹果树腐烂病的发生危害关系研究表明,栽植行株距5m×4m与4m×3m的苹果园苹果树腐烂病的发生危害较轻,而栽植行株距3m×2m和3.15m×2.15m的苹果园发病较重。10年以下果树发病轻,发病率不超过27%,11年以上,特别是15年以上果树发病可达50~60%,甚至更高。同样,树冠郁闭,通风透光差,园内湿度大也给苹果褐斑病、苹果斑点落叶病病菌产生分生孢子及扩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果树栽培密度和树形结构不仅影响到果树病害的流行,也影响到果树虫害的发生。研究表明,上世纪70 年代以来苹果种植密度的不断提高与金纹细蛾种群密度的不断上升是同步的。高密度致使果园小环境潮湿郁闭,通风、透气、透光不良,局部温度升高,形成温暖潮湿的小环境,有利于金纹细蛾种群的繁殖、生长和发育,从而有利于金纹细蛾种群暴发成灾。调查也发现,在苹小卷叶蛾重发区,一般果树种植密度都偏大,达到70株/亩以上。短枝红富士品种叶与叶间隔较近的特性也有利于苹小卷叶蛾的发生。

  此外,一些病虫发生、危害在不同栽培品种上存在较大差异。如红星和富士属高感金纹细蛾品种,而秦冠、国光和金冠为易感品种;白粉病在嘎拉、红星等早熟品种上发生早且重。嘎拉、秦冠易感,富士高抗炭疽叶枯病。因此,目前的栽培品种为某些病虫大发生提供了良好的营养基础或寄生条件。

  3、果园管理水平不高、树势弱

  从全省范围来看,山西中北部苹果园栽培管理条件和水平相对较低,而山西南部苹果园虽然栽培管理水平相对较高,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首要问题是施肥结构不合理。目前由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后畜牧业的大幅减少,农家肥、有机肥缺乏,绝大多数果园以施用速效性化肥为主,少数果园施用了有机肥或鸡、羊粪等,但施用量严重不足。2011年在临猗北景抽样调查,70%以上地块有机质含量不足1%,果园土壤有机质供应严重缺乏。化肥施用则以氮肥较多,其他养分缺乏,导致土壤结构变差,缓冲性降低,致使果树生长势弱、缺乏后劲;或在控氮增磷补钾的影响下连年减少氮肥的施用量,造成果树叶片变小、数量减少,树体难以强壮。再则,随着果实套袋栽培在各果区大量推广,以及市场因素的影响,有些果园疏花疏果不到位,负载超量,大小年结果严重,树体早衰。果农因套袋而忽视中后期病害,或由于对发病规律和原因认识不够,放松管理等,造成苹果褐斑病、苹果斑点落叶病严重发生和流行,果树大量提前落叶,导致树势衰弱。

  而苹果树腐烂病普遍发生,其主要原因就是果农疏于管理,或追求更高产量、更高效益而投入不足或栽培管理措施跟不上导致树势衰弱。在生产中发现,亩施万斤有机肥的果园,虽然树龄达到18~20年,由于树体健康,腐烂病几无危害。

  4、气候条件影响

  气候条件在病虫害流行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病虫基数较高,寄主或营养源条件适宜时,许多病虫是否流行或大发生取决于气候条件。

  雨水是早期落叶病流行危害的主要因素。

  褐斑病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病叶上越冬,第二年4、5月份降雨后产生分生孢子,被雨水冲溅于树冠下部的叶片上侵入叶内部组织,以叶背面侵入最多,随雨水可多次侵染;斑点落叶病发病期从5 月上旬左右开始一直延续到9 月初。降雨早、次数多、雨量大,褐斑病、斑点落叶病发生早且严重,反之则发生晚且轻。如临猗县2003、2004、2007三年降雨量分别为761.6mm、421.9mm、432.4mm,是降雨较多的三年,褐斑病就发生严重。一般认为4、5月份的降雨频繁,空气湿度大,5月份温度高,为病害的初侵染创造了条件,而在病害盛发期,因频繁的降雨、较高的温度,促进了病原菌的再次侵染。这是苹果褐斑病、斑点落叶病暴发的重要原因。

  春季温暖干旱,夏季有雨凉爽,秋季晴朗年份苹果白粉病易于流行。在山西南部翌年早春随着气温回升(3月下旬),果树萌芽时越冬菌丝开始活动,产生分生孢子并随风雨传播侵染花器、嫩叶和新梢的外表,伸入寄主内部吸收营养。其中5月之后平均温度在19℃~25℃,相对湿度为80%~90%时,白粉病即进入发生盛期。

  苹果树腐烂病与冻害有密切关系,每次冻害后,都造成该病的严重回升。生长季雹灾可造成落叶烂皮,减少营养制造和和贮备,加大树体消耗,伤口处也易感腐烂病。

  近年来全球性气温的持续上升,以及连续暖冬,均有利于金纹细蛾的越冬和生长发育,使其种群数量逐年上升,危害加重。这是导致金纹细蛾暴发的重要原因之一。春季干旱,夏季多雨则有利于苹小卷叶蛾发生危害,而高温干旱则是促进螨类增殖、加重危害的主要因素。

  5、防治不力

  套袋栽培是苹果生产中非常重要的技术变革,该措施对果园病虫发生危害也带来较大影响。如苹果轮纹病,过去一般年份烂果率达到30%以上或更严重,一直是果园病虫害防治的重点。而今生产中套袋苹果园由于果实被害减轻,果农往往忽视对其的防治,但轮纹病不仅为害果实,同时也为害枝干,如不防治,轮纹病为害枝干就可能加重。另一个例子是苹果树腐烂病的防治。在刮除病斑时,表皮及形成层腐烂容易刮除,而表皮正常(皮层有不规则水渍状小块或小点)的病斑,最容易被果农忽略而不刮除。许多果农在刮治病斑时未切到好皮上,有的果农甚至干脆不刮除病皮,只简单的用刀将病皮划开涂药。有的仅在早春三四月份进行刮治,忽视其他季节治疗。因此病疤重新发病也是该病流行的一个重要因素。

  苹果褐斑病、苹果斑点落叶病是危害苹果最严重的病害,近年来发生普遍,是生产中主要的叶部病害。由于发病季节可多次侵染,防治难度较大,生产中存在许多问题。如抓不住用药的关键时期,特别是首次防治用药不及时,或不见症状不用药,错过了最佳防治时期;有的用药间隔期过长,喷药次数少,很难保证苹果树叶片上有持续的药膜或持久治疗病害的能力,特别是在果实套袋前不进行全面细致喷药,且套袋后为节省投资,认为只要套袋就可少喷药;还有一些果园药剂选择不对路,症状已经出现了,有些果农还使用保护性杀菌剂等等。

  此外,目前果园施药技术不规范,喷药质量较差,如采用喷枪,加之长距离移动胶管,致使机动压力不足,雾化性能不好,药液难以均匀展布;喷药重树冠外围而轻内膛,重树上部而轻树中下部,重叶片正面而轻叶片背面等均导致防效不佳,病害流行。

  记:张老师,在苹果园生产过程中病虫害综合防控总的策略的依据是什么?

  张:苹果园病虫害综合防治总的策略是以改善果园生态环境、加强栽培管理为基础,优先选用农业和生态调控措施,加强天敌的保护和利用,优先采用果实套袋、电子杀虫灯、性诱技术等非化学防控手段,在必须进行化学防治时,选用生物制剂和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制剂和剂型,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通过综合技术的持续应用,达到苹果生产的无害化,并逐渐向绿色、有机苹果生产转变。

  记:在非化学防控方面有哪些措施?

  张:生产中已经应用并产生规模效益的的非化学防控技术措施有果园生草、安装频振式杀虫灯、昆虫性信息素诱杀或干扰交配技术、天敌释放技术等。

  果园行间种植牧草或其它覆盖作物不仅可有效增加土壤肥力,也可改善生态,给天敌的种群繁衍营造良好的栖息环境。以往研究,果园生草可使树上天敌总量和地面捕食性天敌分别增加60%和20倍以上,也可使果树蚜、螨高蜂期推迟,并对前中期害虫有很好控制作用。果园中常见的生草品种有白三叶草、紫花苜蓿、毛叶苕子等,春、秋播种皆可。

  频振式杀虫灯是利用害虫较强的趋光、趋波、趋色、趋性信息的特性,将光的波长、波段、波的频率设定在特定范围内,近距离用光、远距离用波,配以频振式高压电网触杀,使害虫落入灯下的接虫袋内,达到杀灭害虫的目的。苹果园安装频振式杀虫灯可诱杀金纹细蛾、苹小卷叶蛾、桃小食心虫等多种果树害虫。一般在4月中旬至10月装灯。

  诱虫带是一种特殊材质并含有对害虫越冬具有引诱化学物质的特殊结构的瓦棱纸,能有效诱集红蜘蛛、康氏粉蚧、苹小卷叶蛾、绵蚜等树干上越冬的害虫,以利于集中捕杀。在树干绑贴最佳适期为8月上中旬,待害虫休眠后集中销毁,消灭越冬虫源,减少来年的发生量,减轻危害。

  国内防治苹果树害虫的性信息素产品有桃小食心虫、金纹细蛾、苹小卷叶蛾等害虫的性诱芯、迷向芯。利用其可有效对害虫进行监测和防治,一般每亩果园设置性信息素诱捕器3~4 个,即可诱杀成虫,减低发生量。

  在苹小卷叶蛾第1代成虫发生期(卵始期),可释放松毛虫赤眼蜂,每亩每次释放3万头,间隔5天防一次,每代放蜂3~4次,可取得较好效果。

  总的来看,在苹果栽培新技术研究的基础上,注重自然和生态调控,以减少农药污染和有效改善果园生态环境为目标,加强非化学防控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是今后果园病虫综合治理的发展趋势。

  记:在化学防控方面主要应用哪些技术措施?

  张:化学防治作为有效、快捷、方便的技术措施,目前仍是不可忽缺苹果生产中常用的手段。按照苹果生长发育时期和病虫发生情况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1、花前药剂防治:

  每年3、4月份,随着气温的逐渐回升,各种病菌、害虫开始活动,此时进行药剂防治可压低全年病虫基数。此期防治对象主要是苹果树腐烂病、苹果轮纹病、苹果霉心病、蚜虫、叶螨等。

  第一次化防施药应在果树萌芽前进行。全树包括地面喷1次3~5波美度石硫合剂,消灭白粉病、介壳虫、蚜虫、卷叶蛾、叶螨等越冬的病菌、虫、卵。上年褐斑病、斑点落叶病严重果园,在苹果萌芽前,也可选择多菌灵+氟硅唑、多菌灵+丙环唑、多菌灵+戊唑醇等现混现用,或选择过氧乙酸成分的杀菌剂,高浓度喷洒枝干,铲除菌源。介壳虫严重果园可加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混用。

  第二次施药在花序分离期(即苹果花露红期),此时正是各种越冬害虫出蛰为害时期,是喷药压低基数的好时机。要针对主要病虫害,杀虫剂、杀菌剂混合喷洒。如上年霉心病发生严重的果园,可用3%多氧霉素水剂800倍液、25%苯醚甲环唑微乳剂6000倍液;苹果小卷叶蛾、金纹细蛾发生严重的果园,除采用性诱剂诱杀外,也可喷布25%灭幼脲悬浮剂1500 倍液、20%虫酰肼悬浮剂1500倍液;越冬螨较多的果园,可用1.8%阿维菌素乳油1500~2000倍液等;或使用阿维除虫脲、阿维灭幼脲等兼治两种害虫。防治蚜虫类,可添加杀蚜药剂。这一时期也是天敌出蛰时期,为尽可能保护天敌,选药时要注意选择对天敌相对安全的产品,避免使用菊酯类等广谱农药产品。

  3~4月份也是腐烂病显现和发展时期,进行病斑刮治非常重要。刮除病患部后涂抹的药剂,可选用5%菌毒清水剂50~100倍液、20%丁香菌酯悬浮剂150~200倍液、1.5%噻霉酮膏剂、草丹隆(中草药)膏剂等。

  在苹果绵蚜发生严重的果园,此时可将树干周围1米内的土壤扒开,露出根部,每株灌注下列药剂进行防治:20%阿维菌素•辛硫磷乳油1500~2000倍液、48%毒死蜱乳油1000~1500倍液,或撒5%辛硫磷颗粒2~2.5千克,撒后用土覆盖。

  2、花后药剂防治:

  5、6月份是苹果幼果期。该时期是苹果叶部病害和果实病害如斑点落叶病、褐斑病、轮纹病、炭疽病的初侵染期和发病期,也预防保护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蚜虫、叶螨、金纹细蛾等也会造成为害。管理上要充分发调查病虫情况,了解天气变化,及时采取措施防治。原则上应注意两点,一是要选择对幼果果面安全无伤害的药剂进行防治;二是尽可能采用低容量或超低容量喷雾,提高喷雾质量,使果实全面均匀着药。

  根据近年来的气候特点和防治实践,一般从苹果谢花后7~10天开始进行第一次药剂防治,隔10天左右进行第二次药剂防治。防治重点为轮纹病、斑点落叶病、蚜虫、红蜘蛛、金纹细蛾,兼治的其它病虫害有白粉病、卷叶蛾、桃小食心虫等。第一次施药可选用多抗霉素+多锰锌+三唑锡+毒死蜱+吡虫啉+阿维灭幼脲,防治斑点落叶病、炭疽病、轮纹病、叶螨、绵蚜、黄蚜、金纹细蛾等,第二次施药可选用大生+戊唑醇+吡虫啉?噻嗪酮+盐酸马啉胍?乙酸铜,防治早期落叶病、炭疽病、轮纹病、苹小卷叶蛾及花叶病毒病等。

  在杀菌剂选择方面,轮纹病可选用药剂有80% 代森锰锌(大生)可湿性粉剂、70%代森联水分散粒剂、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等;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褐斑病都具良好防效的药剂有43%戊唑醇悬浮剂、40%氟硅唑乳油、50%多•锰锌可湿性粉剂、丙森•多等;对褐斑病效果良好的药剂有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5%丙环唑水乳剂、40%咪鲜胺水乳剂等,对斑点落叶病防效显著的药剂有3%多抗霉素水剂等。实践中可根据两种病害单一发生、或混合发生因地制宜选择使用不同农药品种或组合。

  在杀虫剂选择方面,苹果黄蚜可选用药剂有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啶虫脒微乳剂等;苹果绵蚜可选用药剂有48%毒死蜱微乳剂、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2%毒死蜱•吡虫啉乳油、10%氯氰菊酯•啶虫脒乳油等;金纹细蛾可选用的药剂有30%阿维•灭幼悬浮剂、25%灭幼脲悬浮剂、1.8%阿维菌素乳油、5%阿维菌素•毒死蜱乳油、35%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20%虫酰肼悬浮剂、20%杀铃脲悬浮剂、24%甲氧虫酰肼悬浮剂等。

  杀螨剂可选药剂有240g/L螺螨酯悬浮剂、或1.8%阿维菌素乳油、50%丁醚脲悬浮剂、50%溴螨酯乳油、80%苯丁锡水分散粒剂、5%唑螨酯悬浮剂、13%唑螨酯•炔螨特水乳剂等。

  花后药剂治要坚持预防为主原则,保护性杀菌剂和内吸性杀菌剂要交替使用。许多病菌是靠雨水侵染和传播,在雨前喷施要选择耐雨水冲刷的药剂;若雨后施用,则要混加内吸性杀菌剂。此外,苹果谢花后到套袋前不能使用颗粒粗、悬浮率差、对幼果有刺激的杀菌剂(含硫复配剂、某些国产代森锰锌、福美双、乙膦铝以及复配剂)、铜制剂(波尔多液、必备等)等,以防刺激幼果果面造成小黑点、果锈等隐性药害。

  3、套袋前药剂防治:

  苹果套袋前药剂防治是在花后用药的基础上主要针对早期落叶病、轮纹烂果病等病害进行的,根据果园病虫实际发生情况可加杀虫剂兼治蚜虫、金纹细蛾、苹小卷叶蛾等。此时期是叶部和果实病害的初侵染期和发病期,也是多种害虫发生繁殖的关键时期。此期苹果斑点落叶病、苹果褐斑病等病害开始发生,叶螨繁殖加快,苹果黄蚜金纹细蛾等进入为害盛期。保护果面,确保无病虫入袋。

  如套袋前可选用80%大生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丙森锌、异菌脲)+43%戊唑醇悬浮剂4000倍液(或腈菌唑)+氨基酸钙混合液喷雾。金纹细蛾、苹小卷叶蛾较重时加25%灭幼脲3号1500倍液;螨类较重时加1.8%阿维菌素2000倍液,或50%丁醚脲悬浮剂1000~2000倍液、50%溴螨酯乳油1000~2000倍液;蚜虫较重时加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往年桃小食心虫危害严重的果园,可在5~6月份浇地后或下雨(中雨以上)后,地面施用毒死蜱进行处理,杀灭越冬幼虫。

  套袋前尽量不要使用乳油农药,尽量选用水分散粒剂、悬浮剂等水性化剂型,以免形成果锈;甲基硫菌灵、多菌灵对斑点落叶病、黑点病基本无效,因此套袋前要选用适宜的内吸性杀菌剂+保护剂;全园细致喷洒,待药液干后套袋,每次喷药后可连续套袋5~7天,若没有套完,应再次喷药后继续套袋。

  4、套袋后-果实膨大期(6~8月)

  套袋后果实膨大期是高温、多雨季节,许多病虫进入盛发期。尤其是苹果斑点落叶病等叶部病害普遍发生,红蜘蛛、金纹细蛾等加重为害。由于套袋后果实在袋内生长,病虫不易侵袭,因此药剂防治的重点为叶片、枝干病虫害。

  这一时期,降雨是促进病菌孢子释放的重要条件,因此掌握雨后喷药是提高防治效果的技术关键,喷药要注意不同杀菌剂轮换或交替使用。内吸治疗杀菌剂+杀虫剂+杀螨剂。

  早期落叶用药:3%多抗霉素、 43%戊唑醇悬浮剂。苹果轮纹病虽然套袋后对果实危害减小了,但此期为病菌产孢及传播阶段,对枝干需要加以保护,病瘤少时可刮治,多时可在树干涂波尔多液保护,以增强树势。

  金纹细蛾、苹小卷叶蛾发生严重时可加施阿维灭幼脲2000倍液,或2.5%甲维盐微乳剂3000 倍液、5%高氯甲维盐微乳剂1500倍液等。山楂叶螨、二斑叶螨严重时可施用25%丁醚脲•甲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为防治套袋微体害虫,可在套袋后喷1~2次虫螨腈等。

  5、除袋后-采收前(9~10月份)

  除袋后至采收前这段时间,苹果进入着色成熟期,防治重点是果实病虫害。此期果实失去了果袋的保护,最易感染病菌,可喷农抗120、多抗霉素等杀菌剂,减轻贮存期病害。在采收前15~20天停止用药。9月份以后苹果树腐烂病有一个危害高峰,需要检查刮治。

  这个时期果园要施基肥,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也可掺入适量的化肥。秋施肥对增强树势和促进来年春季果树生长非常有利,每年采果后每亩施3~4方有机肥,腐烂病和轮纹病发病可大大减轻。

  6、落叶休眠期(11月~2月)

  进入11月份后,苹果树逐渐进入休眠期,病虫逐渐进入越冬状态,非常便于集中防治,同时树体抗性强,因此抓住这个时期进行越冬防治可取得理想的效果。防治重点是苹果树腐烂病、苹果枝干轮纹病、金纹细蛾、蚜虫、叶螨等病虫。

  一是结合冬剪,剪除苹果树腐烂病、苹果枝干轮纹病等病死枝条和苹果黄蚜、叶螨、卷叶蛾等虫枝;二是刮除老树皮,消灭潜藏在树皮里的越冬害虫;三是要做好清园:枯枝、落叶、病果、果袋、杂草以及剪、刮的一切可能为病虫提供越冬场所的物品等。此外,上冻前树干涂白可防止冻伤。2月下旬解除上年8月绑缚在树干的诱虫带,烧毁。

  对苹果树腐烂病、苹果枝干轮纹病严重的果园应在初冬或早春刮除病斑,进行涂药处理,药剂同前。在土壤解冻后发芽前给树体喷1次5波美度石硫合剂,可防治蚜虫、叶螨、介壳虫等。

  以上是苹果生长整个生育时期病虫防控的措施和技术,实践中要注重调查,掌握果园病虫种类和发生动态,因地因时采用相应的措施。

  记:化学农药是防治果园病虫害的重要手段,但使用不当会造成一定危害,如何去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张:是的。我把在用过程中常出现的一些情况的原因以及解决办法总结如下:

  1、农药误用、滥用及过量使用

  一是生产中经常出现将病毒引起的病害误认为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而施用杀真菌的药剂,或者使用杀虫剂防治螨类,或使用杀螨剂防治害虫,其结果也只能是浪费农药,延误防治时机。二是认为使用的农药种类越多越好,使用的剂量越多越好,更期望一次施药解决多种问题,于是在生产过程中就出现了不根据病虫害发生的实际情况而滥用、超量使用农药的现象。三是违禁使用高毒农药现象时有发生。

  2、施药技术及器械落后

  施药技术落后主要是施用时机不当,抓不住最佳防治期。

  果园常用喷雾器械为柱塞泵式机动喷雾器,有的甚至使用手动背负式喷雾器,基本都是大水量粗雾滴喷洒法。这种方法的主要弊端是喷药质量差、药液流失量极大。研究表明只有25%~50%能沉积到作物叶片上,不足1%的药剂沉积到靶标害虫上。不仅损失大量农药,浪费了水资源,并且造成药液对土壤、地表径流水和地下水的污染。

  以常用柱塞泵式喷雾机(喷片孔径1.5毫米的)喷枪为例,平均每株树施药液量5~6公斤,而如使用弥雾机施药,平均每株树施药液量3.5~4公斤(较目前大容量喷雾减少30%用药量),或使用目前常用柱塞泵式喷雾机喷片孔径0.7~1.0毫米的喷枪,株施4~4.5公斤药液(较目前大容量喷雾减少10~20%用药量),既可保证防效,也能达到减量施药,科学、安全的目的。

  3、病虫害抗药性上升

  全国农技中心统计,我国已有80多种重要农业有害生物对农药产生了抗性,其中害虫(螨)超过37种,植物病原菌21种,杂草25种。 其中粮食作物害虫13种,病害6种; 棉花害虫5种;蔬菜害虫10种,病害5种;果树害虫2种,病害8种;储粮害虫6种。

  从目前情况看,抗性发展速度超过了新药剂开发速度。如何进行抗药性治理,总的策略是维持防治措施的多样化, 维持药剂品种的多样化。具体措施:在同一作物生态系统中,增加化学防治药剂品种的多样性;掌握合适的时期用药;通过轮换用药、混合用药等技术充分发挥多靶标原理治理抗性;加强抗药性监测,实时停用或淘汰不能或难于恢复敏感度的农药品种;使用有效的替代技术。

  4、生物多样性下降

  新烟碱类导致蜜蜂等媒介昆虫数量锐减,广谱农药的使用使田间瓢虫等有益天敌种群数量显著下降,病虫害再猖獗严重。

  总之,苹果园病虫种类繁多,在防治中需要综合考虑。各地可依据当地主要病虫的种类、气象条件、管理水平等,采用最有效措施,控制各种病虫的危害。在采用化学防治时,选择合适的农药种类和品种,在保证关键期用药前提下,不断改善施药质量,提高农药有效利用率,减少农药使用量,趋利避害,达到既要保证产量和品质,又要保护生态环境安全的目的。

责任编辑:李阳阳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乡村e站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