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表面干枯可能是因为岩石吸水

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 2017-12-29

  火星表面为何变成如今这样干枯?英国牛津大学研究人员提出的新观点认为,这可能与火星表面岩石与水发生反应并将其吸收有关,相关过程最终导致火星表面变成如今人类不宜居的状态。

  有不少证据显示火星曾是个气候温暖、湿润的宜居行星,表面有水流动。但现在火星表面却是干枯的不毛之地。对这一剧烈变化的原因,学界目前还没有统一意见。

  牛津大学研究人员领衔的团队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报告,提出了火星岩石与水发生反应并将其吸收的新观点。他们利用建模计算的方式分析这种岩石和水的反应,并评估岩石温度、表层下压力以及火星整体地质结构等因素对表面环境的影响。

  报告作者之一、牛津大学学者约恩·韦德说,在过去很长时间里,火星的水与岩石发生反应形成多种含水矿物质。分析显示,火星上的玄武岩含水量与地球上同类岩石相比要多出25%。相关反应过程极大地改变了岩石的矿物学特征,并最终导致整个星球表面干枯,退化成不适宜生命存在的环境。

  为什么地球没有出现这种状况?据研究团队介绍,火星体积远小于地球,气温特点也不一样,其硅酸盐地幔中的铁含量较高,这些差异性因素的叠加会在漫长的时间中带来不一样的变化,让两个星球表面环境的演化走向不同方向。

  韦德说,地球的地质板块体系避免了地表水含量出现大幅度变化,那些含水的岩石在沉入地球较为干燥的地幔前已经基本脱水。(记者张家伟)

  作者: 张家伟

责任编辑:李阳阳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