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jpg

黑洞:看不见的星星

科普中国网 2017-05-11

  大家好!一看到这个题目,可能有人会问,为啥要讲黑洞呢?那是因为:

科幻书籍常写到黑洞;

太空电影常提到黑洞;

星际穿越常用到黑洞;

青少年们常问到黑洞;

所以我们就讲讲黑洞!

  可能有人接着问了,黑洞咋是看不见的星星呢?星星都是有光芒的,应该能看见呀?不是有一首歌,叫做“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吗?大家都会唱呀。

  没错,这支歌我也会唱,我还知道它的原文是“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how I wonder what you are?”,准确的翻译应该是“一闪一闪小星星,我想把你来弄清。”假如你有机会站在清澈的夜空下,仰望群星念念这几句,那该多有意境呀!你会想,能写下如此美妙歌词的人,一定是热爱星空的人。当然,那这个人是谁呢?可惜,这个人没留下照片,因为那是在两百多年前,照相机还没发明呢。不过,有人用剪纸的艺术手法,曾经给这个人留下过半身的“剪影”,我们现在看看,就知道是什么样的人了。

  啊,是一位年轻女士呀,她是谁呢?她就是英国女诗人珍妮 ? 泰勒。哎呀,她仅仅活了41岁就去世了。她小的时候就爱看星星,在23岁那年,她写下了“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也就是“一闪一闪亮晶晶……“,可惜的是,在40岁的时候,她得了重病(乳腺癌),过了不久,英年早逝。后来她的哥哥整理她的作品,出版了她的诗集。安妮可能没有想到,她的诗句一下子传遍了全世界!尤其这首《小星星》,经过谱曲,简直是家喻户晓,人人会唱,影响力太大了。安妮可能更想不到的是,世界上还有那么几个“古怪的人”,他们对“亮晶晶的星星”不太感兴趣,反而对“黑乎乎的星星”特别有想法,他们都是谁呢?这里可就又有故事了。

  好,我们先讲——1. 牧师信里的“猜想”

  话说两百多年前,在英国出现一个全才,天、地、人他都研究。首先他学的是神学,干的是神父那样的工作——牧师,可他不是只待在教堂里的人,他博览群书,四处考察,对地质学很有贡献,最早发现了产生地震的原因,被后人称为“地震学之父”。可谁又能想到,这位牧师对天文学也特别有自己的独到见解。1783年的一天,他给一位物理学家写信,在信中,米歇尔提出一个重要的猜想,那就是:如果一颗恒星的质量特别大,那么它自身的引力也应该特别大,这样一来,如果光作为一种物质,它也受引力的作用,当这颗恒星的引力足够大时,身上发出的光就会被引力吸回去了,于是这样的星发不出光,就成了“Dark star”(黑暗星)。哎呀,这位牧师不简单呀,这个概念是很重要的,其实他的这个猜想,就是后来说的“黑洞”。实际上,很多科学上的发现,都是从猜想开始。不过呢,猜想不是瞎想,要有理论根据,米歇尔根据的就是牛顿的学说,是牛顿的书——《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启发了米歇尔,那咱们得说说牛顿了。

  牛顿的老家屋外有棵树,这可不是不起眼的歪脖树,而是后来大名鼎鼎的苹果树。相传牛顿有一天坐在树下,正好有个苹果熟了,“咣当”掉下来,不偏不倚,把牛顿脑袋给砸了。换成别人,可能砸晕了,可牛顿被砸得更聪明了。他认识到地球引力,后来引出“万有引力定律”,也就是说,任何物体之间都互相有引力,你的体重就是地球对你的引力,也叫作重力。可你别糊涂,你在月亮上就轻了,也就十斤左右,把你放木星上,你比大象还沉,为啥,物体质量决定引力,质量越大,引力越大。如果把你放在太阳上,先不说你能不能烤糊了,你肯定体重太大把自己压成相片了;那要是把你放在黑洞那边会怎样,我先不说结果,我怕说出来能吓死你!

  咱们还是先做个推理吧,你手里有个苹果,你使小劲往上仍,苹果肯定掉下来(地球引力拉的),你使大劲,苹果往高处去了,但还是掉下来(速度还不够),除非你让苹果达到逃逸速度,那得跟火箭似的,苹果才能挣脱重力,飞出地球。我们接下来看,天上的恒星有的能正常发光,有的因为密度增大,质量增大,于是引力增大,就能让光拐弯,甚至把光拉回去。米歇尔牧师就是这样想的,他认为组成光的微小粒子,就跟苹果一样,也可以被拉回来,逃不出去,这就意味着光发不出来,这样的星就是“黑暗星”,否则能发出光来的,就是“亮晶晶”的星。由于米歇尔的天才想法,他后来成了英国皇家天文学会的特别会员。

  当然,光有猜想不够,还要有人进行精确地计算,把“黑暗星”再弄明白一些。这就要看第二位人物出场。

  此人号称是法国的牛顿,名叫拉普拉斯。他既是军人,同时又是数学家,还曾经在拿破仑皇帝手下当过法国内政部长。但他比较任性,只当了六个星期,就辞职不干了,专心搞研究去了。拉普拉斯的数学水平比米歇尔高多了,1796年,拉普拉斯根据牛顿理论,经过仔细运算,写了一部重要的书,书中明确提出:

  “天空中存在着黑暗的天体,像恒星那样大,或许也像恒星那样多。一个具有与地球同样的密度而直径为太阳250倍的明亮星球,它发射的光将被它自身的引力拉住而不能被我们接收。正是由于这个道理,宇宙中最明亮的天体很可能却是看不见的。”

  拉普拉斯的论断,使他获得了“天体力学王子”的美称。还有个趣闻,拉普拉斯把他写的书给拿破仑皇帝送了一本,有一天,拿破仑去拉普拉斯那里视察,问了他一句话:“在你的书里为何没提上帝?” 拉普拉斯回答:“陛下,我不需要那个假设!”这句话成了科学史上的名言。他还说过:“我们知道的东西是有限的,我们不知道的东西则是无穷的!”

  接下来,该有人回答,这种“黑暗星”是怎么来的?我们要讲的第三位人物出场了。这位青年学子博览群书、目光炯炯,好像盯紧了一个目标,他就是立志探索星体奥秘的印度人,后来荣获诺贝尔奖的钱德拉塞卡。他把“恒星演化”当做他一生研究的课题。什么是“恒星演化”呢?打个比方,如同每一个人,都有从小到老,从生到死的变化过程,天上的恒星也大致如此。从原始星云中,普通个头的恒星产生后,比如跟太阳质量差不多的星,会经过几十亿年变成红巨星,然后有一天会爆炸,把自己的外壳变成行星状星云,而内部的核心,则收缩成一个小不点,叫做白矮星,这是一种情况;另外一种情况是,从原始星云中产生的大块头恒星,会用较快的速度变成红超巨星,然后变成超新星大爆炸,随后产生更厉害的引力塌缩,变成中子星或黑洞。可以说,黑洞是大恒星在爆炸之后剩下的“残骸”。有很多科学家研究了这些过程,而钱德拉塞卡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的学说给出的简单结论是:

  0.8--1.4倍太阳的恒星,“死后”有可能变成白矮星;

  1.4 --3.2倍太阳的恒星,“死后”有可能变成中子星;

  大于3.2倍太阳的恒星,“死后”有可能变成黑洞。

  这里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原来天上的恒星“谁胖谁先红,谁胖谁先死”。黑洞是那些极个别的“大胖墩”的下场,这个挺好玩的。

  科学家指出,白矮星的密度就很吓人,火柴盒般大小的白矮星物质,其质量相当于一头大象的质量;而在中子星上,物质密度就更吓人,大头针针头那么小的一块中子星物质,能比地球上最大的超级油轮还重,达到一百万吨。那黑洞的情况呢?简直就难以想象了,它变成了一个引力完全塌缩的陷阱,也就是说,它体积不大,胃口超大,一旦挨近它,就产生“拉面效应”,把你拉长拉细,比兰州拉面可细多了;再产生“拉磨效应”,让你玩命围它转,最后把你整零碎了,吸进去,就再也没影了。一个比哈尔滨还小的黑洞,把几十个太阳吃进去,那都是“小菜一碟”。

  讲到这里,需要补充一个故事,那就是“黑洞”这个传神的名字,到底是怎么来的?黑洞以前叫做“黑暗星“,后来正式的名字叫做“重力完全塌陷星”。啥时候换成了“黑洞”呢?

  “黑洞”这个名字是在1967年的一次会议上提出的,主持大会的科学家惠勒在发言时,用“黑洞”这个词,代替了冗长的“重力完全塌陷星”。因为惠勒是闻名世界的物理学家,曾参与研制原子弹,后来又研究宇宙学,荣获过诺贝尔奖,所以他说话当然有分量,于是惠勒成了命名黑洞的人。可是有的人愿意刨根问底,经过考证,发现”黑洞“其实不是惠勒原创的,他是听一位女记者说的,这个女记者又是听另外的人说的,我们暂且起个标题——记者耳边的“妙语”,这里有故事。

  这位女记者名叫安?尤因,她最先在出版的杂志中使用了“黑洞”一词,来形容宇宙中的这种“怪物”,但她也不是原创,她也是听来的。实际上,这个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天文学家迪克才是原创。迪克早在1960年就讲过,天上的那种东西就像“加尔各答黑洞”。

  这是怎么回事?这里有个典故,是一场出了名的悲剧。

  话说在1756年,当时的英国派了一伙人驻扎在印度的加尔各答,想在那里建立殖民地,当地的印度人首领是个血气方刚的青年,他早就看这伙人不顺眼,于是带领人马和这伙人打了一仗,英国人猝不及防,一下子被打垮了,还有一些人被俘虏了。这些俘虏有男有女,有老有小,当天就被关进加尔各答市的一间小牢房,这牢房只有一扇窗户,里面黑乎乎的,通常只能关押几个犯人,但是这回一下子被塞进46个人,这是正赶上天气炎热,这些人又没吃没喝,互相再拥挤踩踏,结果第二天早晨已经死了24个。消息传到外面,引起一片谴责,认为这种虐待过于残忍。那间小牢房后来成了纪念馆,被人称为“加尔各答黑洞“,也就是黑牢的代名词。有趣的是,这与宇宙中的“重力完全塌陷星”非常相似:大量物质集中在一个狭小的空间,无法逃逸。可见,“黑洞”一词的灵感就是这么来的,真是一个恰如其分的名字。

  那么,黑洞究竟在哪里呢?由于它不发光,望远镜看不见,所以像藏起来的幽灵。直到1970年,在天鹅星座才终于找到黑洞存在的证据,我们简称:“天鹅”体内的“暗鬼”。

  为了纪念非洲人民的解放(Uhulu),美国发射了“呜呼噜”卫星,它在巡天观测的时候,就像一个医生的听诊器,把宇宙星空当成病人的前胸后背,终于听出点“杂音”,它发现了“天鹅 — 1”和“天鹅V — 4 ”两个强烈的X射线源。这两个地方就在这张图上。后来通过分析,多数科学家认为,这两个地方藏着黑洞,黑洞与身旁的恒星结成了伴,它自己虽然不发光,使我们看不见,但它很贪婪,它不停地把附近这颗恒星身上的物质吸过来,这些物质在掉进黑洞之前,先高速围绕黑洞旋转,产生巨大的摩擦和热能,温度能达到零上1亿度,这时就会释放出强烈的X光辐射,于是被监测到了。打个比方,好比我们听到犯人被严刑拷打发出的“哀鸣”,间接地知道了监狱牢房的存在——黑洞!

  说来有趣,世界上有个大天文学家,还为这两个强X辐射源到底是不是黑洞打过赌,他就是当今世界研究黑洞的著名人物——霍金先生。他骨瘦如柴,全身瘫痪,但被人称作“轮椅上的巨人”。他得的这种怪病很罕见,叫做“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也叫“渐冻人”。好在他脑子没病,他不断深入研究黑洞的特性。他有一个重要理论,就是黑洞不是“光吃不吐”,它可以向外发出“霍金辐射”,又叫做“黑洞有毛”,这意味着黑洞也会有终点,早晚有一天会“蒸发”掉。顺便说一下,霍金为人幽默,为了讨论科学问题,经常与人打赌,但是赢得少,输得多。好在赌金很小,只有象征性的一点点。有一次输给一位美国科学家1美元,结果那人打飞机来英国,上霍金家来拿这1美元,拿到手仔细一看,才发现这1美元跟正常的不一样,花不出去,原来在钞票上,正中间的总统头像被换成了一位女电影明星——玛丽莲?梦露,难怪霍金给钱时一脸坏笑,这老家伙真幽默,还是个追星族,老顽童。

  由于霍金太逗了,故事特别多,于是被好莱坞搬上银幕,拍成了故事片——《万物简史》,还获了奖。电影海报的设计也很有意思,是霍金和女友他们俩在一个大学读书,喜欢做的事就是,平躺在草地上仰望星空,女友看到的是“一闪一闪亮晶晶”,而霍金看到的却是“一个一个方程式”,因为霍金知道,破解恒星是否“亮晶晶”的奥秘,必须要靠高深的数学运算。

  今天这堂课的最后,我们要说说——黑洞带来的“遐想” 。黑洞最吸引人的地方有两个,一个就是能否变成最有效的发电机,从而被人类所利用;另一个就是能否和时空隧道联系起来,如果一个人踏入黑洞,或者从黑洞另一头再钻出来,会怎么样呢?一定是死?还是也可能活呢?黑洞能否连接另一个世界?有两部电影做了大胆地描述,值得推荐,一部是《接触未来》,说的是一个小女孩从小热爱天文,她爸爸也很支持她,可惜她爸爸突然得心脏病去世了。后来女孩长大当了一名天文学家,用射电望远镜监测到织女星那里传来的外星人的信号,于是她乘坐一种特殊航天器,借助黑洞的时空隧道,到了织女星那里,结果看到了很奇异的景色,并且意外的遇见了她爸爸,原来他在另一个世界还活着!另一部电影就是《星际穿越》,在影片结尾,男主人公为了将从黑洞里提取的信息传递给另一个时空里的女儿,人为地制造出了引力波效应,成功将信息传递,从而使人类得以解放。这两部电影当然都是科幻,现实中好像根本不可能。

  然而,就在今年2月11日,科学家宣布:人类已经接受到两个黑洞撞击后产生的引力波!这是特别重大的发现,说明有些科学幻想并非不可能。可以说,黑洞既让人怕,又让人爱,它可以向人类泄露宇宙最深层的秘密。

  现在我们总结一下这堂课,从两百多年前牧师的“猜想”,到今天我们的“遐想”,人类不停止对黑洞的探索,实际上黑洞的奥秘还远远没有解开,在你们中间,还应该产生未来的科学家,去寻找新的答案,让我们期待吧!

  最后,提示大家,请多关注“科普中国”网站,还有更多精彩内容。

  谢谢大家。

黑龙江省科协推荐、专题科普课件

助力“科普中国·百城千校万村”行动

    附件:黑洞:看不见的星星--科普中国百城千校万村行动-讲座课件PPT

    作者简介:

    刘川浩,1963年生,中共党员,现任黑龙江省天文学会秘书长、黑龙江省宇航学会发起人。资深科普专家。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曾任职于空军第一飞行学院,空军中校。自2002年转业后,长期专职从事天文航天科普工作,曾合著出版《天文奇象》、《天外探秘》等书籍。为各种报刊撰写天文与航天科普文章近200篇。在黑龙江及深圳等地区为大、中、小学举办讲座500余场,听众近10万人次。连续十二年每周双休日在黑龙江省天文学会天文馆主持科普讲座。2014年被选为“北京天文馆大会·基层科普工作”发言代表。曾接受CCTV采访(下图为2014.10.8资料)。

    2017年,为贯彻落实中国科协《关于开展科普中国·百城千校万村行动的意见》的通知精神,已与黑龙江省科协密切协作,正在启动“以流动太空馆为抓手,探索科普中国落地黑龙江新模式”的方案。

    为助力“科普中国”这项行动,已编制多个相应科普课件,期待在科学传播中,发挥学科特色,完成精准推送的使命。

责任编辑:xujinghui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