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针穿玻璃:角度为王

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 2017-06-08

  

  在很多电视或其他表演场合中,大家或许都看过“飞针穿玻璃”的表演,这项功夫也曾经成功申请过吉尼斯世界纪录。表演者一般是有功夫基础的人,表演用的针也并没有太多特异之处,只不过比平常用的缝衣针稍大一号。在前方竖着放置好一块玻璃之后,表演者稍微静气凝神,之后突然把针甩出,伴随着一声轻微的玻璃破裂声,飞针已经穿越了玻璃,而玻璃不会整块碎掉,只会被穿出一个小孔。

  是魔术,还是真本事?

  这项技能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因此,这类表演常常会被人称为“魔术”。甚至有很多人将之近距离拍摄下来,一遍遍反复观看,试图对其进行“解密”。美国科普电视节目《流言终结者》就曾经专门对此进行过解读。实验人员在通过各种方式试图穿透0.3厘米的玻璃后,最终下了这样一个结论:想要成功穿透玻璃,必须达到时速289公里以上。而这样的速度气枪可以达到,单凭徒手是不可能的。因此,徒手以飞针穿越玻璃是不可能实现的。

  但实际上,《流言终结者》在解密的时候,只侧重从速度方面进行分析,而忽略了角度的重要性。

  利用专业设备将飞针穿越玻璃的镜头记录下来,并进行测速之后,相关人员发现,当时飞针的速度为30米/秒或100公里/小时。不同于《流言终结者》的结论,飞针的速度虽然小于时速289公里,但依然成功穿越了玻璃。那么,速度真的是飞针成功穿越玻璃的关键因素吗?或者说,30米/秒的速度真的非常高,普通人无法企及吗?实际上,通过对多位没有任何功夫基础的成年人做的测验可以发现,普通人如果去扔飞针,也能达到甚至超过30米/秒的速度。这些成年人也基本都能做到将飞针扔到玻璃上。但是为什么他们就没法成功穿越玻璃呢?

  实践证明,飞针成功穿过玻璃的关键因素,并不是速度,而是角度。

  

  飞针穿玻璃表演

  角度为王

  面对人们对飞针穿玻璃真实性的质疑,曾经有一位太极拳研究者专门当众做了一次近距离的表演。他特意拿了一只气球,绑在玻璃的正前方。准备就绪之后将飞针甩出。只见飞针迅速穿越玻璃,扎破前方的气球之后,落在了地上。他告诉围观的人们,只有保证钢针垂直射中玻璃,才能把玻璃成功穿破。

  原来,钢针只有与玻璃完全垂直接触,其自身的动能才能全部转化成对玻璃的冲击力。此时,针尖以非常小的点触击到玻璃,玻璃的受力面积也最小,只要力度足够,飞针将玻璃击穿是绝对有可能的。

  但是飞针被甩出去之后并非平行飞到玻璃上,而是一直到接触玻璃之前,整个过程中都是不断翻滚向前的。所以,想要确保飞针在接触到玻璃的一刹那角度完全垂直,是非常难的事情。这也是普通人即便力气大、速度快,也依然无法做到的原因。而有功夫基础的人,经过长年持续不断地练习之后,能够熟练地掌握飞针与玻璃的接触角度。与此同时,经过成千上万次的练习之后,出手的角度、速度、力度等等都会大幅度提高,对他们而言,飞针穿越玻璃就不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了。

  曾经也有一位熟练掌握飞针穿玻璃技能的小伙子做过这样一项实验:在正式表演飞针穿玻璃之前,为了先找找感觉以便待会更好地发挥,他随手找来一张普通的A4纸先做练习。出乎意料地是,他的飞针没有穿过这张纸,而是在“当”一声之后掉在了地上。原来,比起坚硬的玻璃来,普通白纸在竖直放置的情况下是很难保持平直不变的。当白纸被放置在本该放玻璃的卡槽里后,由于自身重力、再加上外界风力的影响,白纸出现了轻微的弯折。此时,飞针接触到白纸之后,由于无法保证垂直接触,因而无法穿越白纸。但是在随后的飞针穿玻璃表演中,小伙子正常发挥,成功地穿过了玻璃。这个小实验证明:在一定的力度、速度的情况下,角度才是飞针成功穿越玻璃的重要因素。

  

  李广射虎

  李广射虎的故事

  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曾经记载了这样一则小故事:李广擅于射箭。有一次他去山中打猎,突然看到前方草丛中出现了一只猛虎,大惊之下,他立刻拉弓射箭,结果整支箭射入了老虎身体里。他上前一看,哪有什么老虎,原来只是一块大石头。李广竟然能够把箭整支射入到石头当中,可见臂力之大、箭术之高超。但是,当他再次试图将箭射向石头时,无论尝试多少次,再也没能把箭整支射入到石头里。

  这个故事也说明,射箭与飞针穿玻璃有异曲同工之处。李广第一次射箭,是在情急之下恰好把握住了角度,所以,箭击中石头时因为垂直而入,力度非常大;但是此后再次尝试时,因为角度不能准确把握,所以纵然力度、速度不变,也无法再次成功。

  作者:王 慧

  审校:李志洪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作者: 王 慧 [责任编辑: 吕芮光]

责任编辑:李阳阳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