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png

不要惹没睡饱的人

科普中国 2016-05-23

  早上睡不醒,却不得不闭着眼睛去洗漱上班。睡不醒的人有什么特点?懒散,行动迟缓,常常会无精打采,呵欠连天?带着浓浓困意去工作上课,带来的可不仅仅是效率低下,可能更还更有攻击性。

  然而 ,你一定不会想到,困倦更有可能让你变得具有攻击性。经验告诉我们,在睡眠不足时,一个人可能会表现出易怒和焦虑不安,然而实验却说,困倦的大学生更有可能去责怪别人,甚至采取报复行为。

  睡意与情绪的关系在心理学研究中被广泛探讨,然而把睡意与反事实思维和攻击性放在一起的研究绝对是史无前例的。

  什么是反事实思维呢?

  你一定有过这样的体验:点开心事鉴定组的网页,浏览一篇篇让你“相见恨晚”的文章,心里有个声音在呐喊:“要是我早点发现这里,就不至于现在还在伪 心理学的浑水里随波逐流了!”反事实思维指的就是人们对于一些不真实的可能性的假想,通常它带来的结果比现实要好。如果把这种思维转换成一个固定句式的 话,那就是“要是……就好了……”。

  最近心理学的研究发现,睡意与反事实思维呈正相关,这也就是说,一个人越感到困倦,TA就会产生越多的反事实思维。相比一般人,瞌睡者更有可能会去 幻想已经发生的事情的结果比现在如何如何地好,而且还认为别人本应该可以做得更好。有趣的是,他们却不大可能去设想自己的行为的结果本应该更好。

  这是一种自我心理防御机制发挥作用的表现,即通常所说的“酸葡萄”“甜柠檬”现象。对于别人的所作所为,我们看待它的时候往往更加苛刻,于是“吃不 到葡萄就说葡萄酸”;而对于自己行为的结果则没那么挑剔,于是自我评价系统在工作的时候就自然而然地把它美化为“柠檬也是很甜”的啦。

  如此看来,反事实思维是具有一定的自我心理调节功能的。之前的心理学研究也支持这一观点:经常有反事实思维的人,可能会更具有积极性,更善于分析事物。然而,来自美国小石城阿肯色大学(the University of Arkansas at Little Rock)的心理学副教授大卫•马斯汀(David Mastin)发现,强烈的睡意使得反事实思维的消极影响增强了,它对情绪也有同样的消极影响,在人们做出有关道德的判断时,会削弱情绪和认知的整合与协 调。

  马斯汀和他的一些同事合作完成了这项调查研究,他们收集了来自108名大学生的调查数据,这些大学生平均年龄24岁,75%都是女生。被试完成了包 括Epworth睡眠评分量表,消极事件的反事实思维问卷以及替代性攻击问卷在内的一系列自我报告问卷。其中Epworth睡眠评分量表是测量白天嗜睡的 程度的;反事实思维问卷则是测试面对消极事件,被试的反事实思维的强烈程度;替代性攻击概念来自大家比较熟悉的弗洛伊德,指的是当人的愤怒与攻击欲望得不 到直接满足时,常找一个“替罪羊”来倾泻自己的攻击本能。替代性攻击问卷包括三个内容:愤怒反刍(在脑海里对已发生的事反反复复地想,这种行为可能会使愤 怒升级为攻击行为)、行为的替代性攻击、报复的计划。在这个研究中,那些作为被试的大学生越是困倦,就会花更多的时间去考虑替代性攻击。

  马斯汀说“困倦的人似乎老是沉浸于一些自己更加不满意的、更自私的反事实思维。这可能是因为你越是昏昏欲睡,就越容易生气——为什么他们没有把该做的事情做得更好?!”。(编辑:卷扬机)

责任编辑:李阳阳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