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蒙骗对手的手段

科普中国 2017-10-16 作者:京腔热血小鲨鱼

  中国早在古代就在《孙子兵法》中就提出了“兵者,诡道也”的用兵之道,其所提倡的战术/战略欺骗在近现代战争,甚至是在未来战争中都仍然试用!

  自工业革命以来,各种新技术、新发明被应用,尤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出现的飞机改变了军队以往的侦察模式,使战场变得透明。飞机的出现,尤其是专业执行侦察任务的侦察机出现后,战场上的兵力布置就非常容易的暴漏。于是,为了躲避敌方人员的侦察,人们就想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其中有一种方法,就是制造大批假目标,从而让敌方人员认为这些东西是“真家伙”从而影响其判断,在战术上甚至是战略上使敌方产生误判。

   

   美国飞虎队装备的P-40C战机,别瞎想,这是真飞机~

  美国在二战前就进行过一系列实验,发现假目标具备良好的迷惑能力,因此美国决定大力开发其相关技术。比如,美国“飞虎队”(美籍援华志愿大队)在投入中国战场后,中国军民就曾应“飞虎队”的要求制作了不少假目标,其中就有不少采用目标和竹子制成骨架,外表盖上帆布,还有标志性“鲨鱼嘴”的P-40C。这些飞机让日本人大吃一惊,据说,日本情报部门最初的侦察报告发现“飞虎队”的P-40C的数量可能超过1000架!这让日本人担忧不已,而实际上“飞虎队”的P-40只有数十架,通过这些假目标,日军一时无法确认“飞虎队”的真实装备数量,也就不敢妄动。

  另外,日本人也制作了不少假目标,而且做工精细,盟军在昨日作战的过程中就发现过不少实例。比如就发现过草编的日本陆军一式“隼”式战斗机假目标,其拥有不错的仿真度。另外,日本人还在战争末期制作过一架美国波音的B-29轰炸机,据说其是用来给神风特攻队执行自杀式攻击任务的神风队员们了解B-29轰炸机用的,以帮助他们了解B-29的火力射击死角。当然,日本人也有一些很拙劣的假目标,最简单的就是在一块岩石上画出飞机的轮廓,然后将它放在棚子中伪装成飞机。在太平洋战场,日军还设置了许多假的高炮阵地,这些所谓的“高炮”就是用几根圆木搭建而成,虽然这种假目标外形拙劣,但盟军的飞机上的飞行员可不容易分辨这些目标的真实性。毕竟,美军在中后期那铺天盖地的火力优势已经可以不管真假,不论真假一律摧毁。这些假“高炮”不仅在二战时期的日本出现,还在二战时期的苏联、抗美援朝的中国志愿军使用过,毕竟那个时期电子技术还不发达,侦察手段主要依靠清晰度并不高的相机和肉眼。

责任编辑:丛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