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号2.jpg

2015年12月17日 “悟空”发射升空

科普中国-科技名家·里程碑 2017-12-17

  

  2015年12月17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悟空”送入太空。十多分钟后,“悟空”成功抵达500公里高的太阳同步轨道。这是人类在探索宇宙核心秘密的进程中迈出的又一重要步伐。

  “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尺寸只有1.5mX1.5mX1.2m,在卫星结构方面,更是首次尝试了“科学探测载荷一体化”设计,科研人员通过精巧的设计,将探测器放在卫星中心,把卫星的服务舱以及一些单机设备分布在载荷的周围,从而减小了卫星的体积,降低了重量。整颗卫星质量仅有1850公斤重,但是载荷平台比却达到了3.2:1。

  作为当时世界上观测能段范围最宽、能量分辨率最优的空间探测器,“悟空”号的观测能段是国际空间站阿尔法磁谱仪的10倍,能量分辨率比国际同类探测器高3倍以上。整个卫星上装有4个有效载荷,分别是塑闪列阵探测器、硅列阵探测器、BGO能量器和中子探测器四个子载荷,所有的探测器以及电子设备安装在1个立方米的空间内。由于这些设备的存在,使得“悟空”能探测高能粒子的能量、方向和电荷,并具备鉴别粒子的本领,从而有可能探测到暗物质粒子的存在。

  这颗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的发射升空主要有3个科学目标,即通过在空间高分辨、宽波段观测高能电子和伽马射线寻找暗物质粒子,期望探寻暗物质存在的证据,并研究暗物质特性与空间分布的规律;通过观测TeV以上的高能电子以及重核,在宇宙射线起源方面取得突破;通过观测高能伽马射线,在伽马天文方面取得重要成果。

  

  作者: 科技名家·里程碑

责任编辑:李阳阳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科技名家·里程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