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孔.jpg

1998年10月24日 “深空1号”卫星成功发射

科普中国 2017-10-24

  

  1998年10月24日,在卡纳维拉尔角一枚三级火箭将成功将“深空1号”卫星送入太阳环绕轨道。大约发射97分钟之后,科研人员收到了“深空1号”传回的遥感信号,表明所有关键的探测器系统都运行良好。在这套通信设备的协助下,探测器开始了它的科学之旅。

  “深空1号”的主要任务是验证12项从未在太空中飞行过的先进的太空飞船技术,这些技术大部分都是在“深空1号”发射后的最初几个月进行验证的。

  为了完成这些任务,科研人员给探测器装备了氙离子发动机、一个自动导航系统和两块用来提供额外能量的砷化镓太阳能电池板。而且还安装了一部小型异频雷达收发机、一部Ka波段固态功率放大器,以及小功率电子学、功率开关和多功能结构等实验系统,并通过一架高频天线、三架低频天线和一部Ka波段天线与地球进行联系。

  同时,通过探测器所携带的微型整合相机光谱仪以及结合了紫外线和红外线光谱仪的两个成像渠道的仪器,科学家可以研究目标天体的化学成分、地形、尺寸、自转形态和大气层状况;携带的等离子体实验设备、离子与电子光谱仪等仪器,可以用于行星探测、检测太阳风、太阳风与目标星体的相互影响以及慧发的成分。

  在测试太阳能电子推进系统、自主导航系统、先进的微电子和电子通讯技术设备,以及其他太空技术的同时,探测器还在1999年以26公里的距离飞越了火星的近地小行星“布拉耶(Braille)”。之后,又在2001年9月以2170公里的距离与“伯莱尼(Borrelly)”慧星交会,并向地球发回了有关慧核的有价值的照片。

  完成这一任务之后,2001年12月,因所携带的氙气已经消耗殆尽,“深空1号”的离子发动机关闭,但是探测器的无线电接收机仍然保持开启,以备未来人们能够与它进行联系。

  

  作者: 科技名家·里程碑

责任编辑:李阳阳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