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笨.jpg

1990年8月17日 中国拥有了第一台天文子午环

科普中国-科技名家·里程碑 2017-08-17

  

  1990年8月17日,我国与丹麦天文学家合作研制的有效口径为240毫米的当时世界上最大反射式全自动水平子午环,在中国科学院陕西天文台安装完毕。这标志着我国拥有了第一台天文子午环,也标志着我国天文学在这一领域进入了世界先进领域。

  子午环是目视方法测定恒星位置的主要仪器,它的基本结构好像是一架大型的直轴式中星仪,另外附有一个刻划十分精密的垂直度盘。子午环的望远镜,经常指向子午圈,既可以用来测定恒星中天的时刻,又可以测定恒星中天时的天顶距。

  与国外通用的经典子午环相比,我国的天文子午环采用了水平式望远镜装置,将主光路改为反射式系统,并添加了实施校测系统来检测仪器的状态。这些新颖的设计使得其冲破了子午环有效口径限制的禁区,使得有效口径达到了240毫米。

  这一系列的优势,使得子午环更适于观测远距离暗天体,经过初步调试之后,它已经可以用目视测微器对距离地球约782光年的北极星和其他遥远的恒星进行观测。当正式投入使用之后,还将可以观测到比人肉眼极限距离高630倍的天体,全年可观测10万余个星次,无论是被测天体的极限星还是整体的观测效率都有了重大突破。而且,由于子午环是由望远镜、自动校准光学系统和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等组成,使得整个观测、记录采集和数据处理全部实现自动化。

  另外,由于是采用光子计数技术测定恒星的观测量,因此子午环可提供一万多颗天体的精确位置。这将对于研究太阳系天体、银河系动力学、恒星的形成,烟花、宇宙的年龄、恒星的空间分布以及参考系的建立等天文学领域产生极大的作用。

  

  作者: 科技名家·里程碑

责任编辑:李阳阳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科技名家·里程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