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座快堆1.jpg

2011年7月21日 我国首座快堆成功实现并网发电

科普中国-科技名家·里程碑 2017-07-21

  

  2011年7月21日,我国第一个由快中子引起核裂变反应的中国实验快堆成功实现并网发电。这一项目的全面实现,标志着列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前沿技术的快堆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也标志着我国在占领核能技术制高点,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先进核能系统上跨出重要一步。

  中国实验快堆采用先进的池式结构,核热功率65兆瓦,实验发电功率20兆瓦。它的主要系统设置和参数选择与大型快堆电站相同,而且还充分利用固有安全性、多种非能动安全技术,安全性达到了第四代核能系统要求。

  其实早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我国就已经开始进行快堆研究。主要在物理、热工、结构材料和钠工艺等方面开展了一些基础研究,并建成了一批小型实验装置。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是1969年建成的“东风-6号”零功率实验装置,实现了中国快堆技术发展“零”的突破。

  在长达20多年的实验快堆研发过程中,我国全面掌握了快堆技术,取得了一大批自主创新成果和专利,实现了实验快堆的自主研究、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运行和自主管理,形成了完整的研发能力,而且还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技术人才队伍。

  目前我国对快堆发展采取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此次建设的中国实验快堆仅仅是我国快堆发展的第一步。随后还要经历示范快堆、大型商用快堆两个阶段。这一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对促进我国核电可持续发展和先进燃料循环体系的建立,促进核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内容来源新华网、科技日报、光明日报

  

  作者: 科技名家·里程碑

责任编辑:李阳阳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科技名家·里程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