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pg

1838年4月7日 “大西方号”轮船开往纽约

科普中国 2017-04-07

  1838年4月7日,“大西方号”轮船搭载了7名旅客自英国港口开往纽约,以平均每小时14.8千米的速度航行,在4月23日到达。虽然比“天狼星号”晚了几个小时进港,但是总时长却比它少了大约3.5天的时间。

  当时,跨越大西洋的船只只能依靠风力驱动,一趟行程最少要用两个月的时间,而且还受到气候条件很大的制约。因此,布律内尔决定建造一艘蒸汽船,使得跨越大西洋的时间更短一些。最终他设计的蒸汽动力汽船比靠风力航行横渡大西洋节省了一半时间。

  “大西方号”是第一艘在大西洋航线上正常运营的蒸汽机,同时也是第一艘能够携带足够燃料走完全程的蒸汽船。为了能够跨越大西洋,需要烧掉650吨的煤,而要装下这些煤,必须建造一条长度在72米以上的大船。最后使得建成的这一条“大西方号”轮船达到了80.2米。

  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木船,它的船壳是用橡木制成的,而且为了防止船体受到海浪的冲击使船体扭曲、变形、最终断裂。布律内尔决定用铁钢架来支撑木船的内侧,这样就增加了船壳的强度。

  建造完成之后,1838年开始了它跨越大西洋的旅程。在经历过各种海上恶劣环境的考验后,成功跨越了大西洋,完成了布律内尔依靠单台蒸汽机驱动轮船,将伦敦和美洲联系起来的伟大构想。

  “大西方号”轮船在回程时乘载了68名旅客,航程更是缩短为14天,比当时的飞剪型帆船还要快。此后,这艘船在布里斯托尔和纽约之间正常航行了8年,最终于1874年卖给了经营西印度群岛航线的皇家邮政汽船公司。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创新里程碑”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作者: 孔祥宇 [责任编辑: 吕芮光]

责任编辑:李阳阳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