彗星.jpg

1993年3月24日 SL9彗星被发现

科普中国 2017-03-24

  

  1993年3月24日,美国彗星观测专家休克梅夫妇和加拿大天文学家利维共同发现了“休梅克-利维9号”彗星,简称SL9彗星。

  美国的其他科学家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在基特峰天文台用空间检测望远镜对其进行观察,最终证实了这颗彗星的存在。通过观测,人们发现这颗彗星的慧核已经分裂成了21颗。与众不同的是,这么多颗慧核并没有同一般的彗星那样分裂后便四散开去,而是排列成整齐的一行,形成了一串“珍珠链”。如果将这些“串珠”一字排开,长度能达到16万公里以上,可绕地球四圈。

  科学家经研究发现,SL9彗星原是一颗很普通的彗星,由于它偶然掠过木星,被木星引力场俘获,成为一颗彗星型木卫。而且在彗星与木星近距离交汇之际,木星的巨大引力把结构较松散的SL9慧核撕裂成了众多的碎片。随后,这些慧核之间的距离越拉越远,最终伸展为直线状,从而成就了这一大奇观。

  在研究中,科学家还发现,如果SL9彗星按照这样的长椭圆形轨道运转,当它到达近木点时,离木星的距离只有4.3万千米。而木星与它的“洛希极限距离”大约是20万千米。因此如果它们俩接近至一个极限距离,SL9彗星将会被木星的引力撕个粉碎。

  之后在1994年7月,SL9彗星如期和木星相撞,上演了太阳系史上极为壮丽的景象。这是人类第一次准确预报并观测到的太阳系天体大规模撞击事件,向人们提供了星体相撞的范例,成为了宇宙空间内一次最好的撞击实验。对于它的准确预报,在天体力学研究方面更是“史无前例”,为天体碰撞及规律研究树立了一块新的里程碑。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创新里程碑”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作者: 孔祥宇 [责任编辑: 吕芮光]

责任编辑:李阳阳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