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AG600背后的故事,完成水轰-5的未竟事业

科普中国-科技让生活更美好 2017-12-25

  “灭火救人无所惧,军民双用万金油。翱翔海空绘新梦,国之重器万古留。”说的就是与运-20、C919并称为“中国大飞机三剑客”的 AG600水陆两栖飞机(以下简称为AG600)。昨日,这架“海空新贵”已经首飞成功,但是在成功的背后,AG600又经历了哪些艰辛的研发历程呢?

  

  珠海航展上水陆两栖AG600首次亮相。(翁奇羽/人民网

  )

  AG600的研发简史

  据《中国民航报》介绍,2009年6月,AG600通过国家审批,正式立项,随即研制项目正式启动。在研制过程中,研发团队遇到了技术、设计、试制等方面的种种困难,然而经过研发团队的努力与拼搏,难题被逐个突破。2015年7月,AG600全面进入总装阶段,仅仅一年后就完成总装并成功下线,2017年相继成功完成了首次试车和首次滑行。

  AG600背后的研发英雄

  据《科技日报》介绍,在中国航空工业的主导下,由航空工业通飞主承制,航空工业特飞所/中航通飞研究院作为总设计师单位,全国150多家单位、十余所高校数万人参与研制,成立了多个专项专家支援团及审核团队,最终研发出AG600。

  更值得一提的是,AG600的设计团队非常年轻。据《广州日报》介绍,在AG600的结构设计团队中,80后占比近9成,其中甚至还有刚毕业的研究生,整个团队朝气蓬勃。正是他们的努力才让AG600从图纸变为现实。

  AG600完成了水轰-5的未竟事业

  讲到AG600就不能不提水轰-5,后者是我国生产的第一款大型水上飞机,可以算是AG600的“前身”。据新华网报道,水轰-5是一种可执行战斗巡逻任务的军用水上飞机,早在1999年就有7架水轰-5服役于海军,但由于技术限制,水轰-5未能投入量产。

  而对于AG600来说,据环球网报道,

  虽然水轰-5遗留下来的技术空白让研发团队在研制初期吃尽苦头,许多机载成品不能自主生产,但随着中国自主研发能力的逐渐强大,在

  AG600全机机载成品中,

  90%

  都实现了我国自主生产,其中包括AG600的“心脏”——国产涡桨6(WJ-6)发动机。

  通过项目的研制和应用,AG600填补了国内大型水陆两栖飞机的研制空白,使我国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陆两栖飞机设计研发技术体系,全面提升了我国水面飞行器的设计和制造能力,对我国民机产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一鸣)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科技让生活更美好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