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jpg

从尼古丁到网络 上瘾是怎么回事?

蝌蚪五线谱 2016-09-19

  近日,一篇《一个恶魔还在逍遥法外》的长文再次将网瘾治疗推到了风口浪尖。围绕着杨永信和他的“行为矫正疗法”,多家媒体纷纷发声,各路网友也踊跃加入战团。公开讨论问题自然是好的。不过,良性的讨论需要相应的知识。那么,到底什么是上瘾?是否存在网络上瘾?倘若存在,它和尼古丁上瘾等“传统”成瘾行为有什么区别呢?

  

20150716112190319031

  

  电休克疗法

  从一百万元说起

  为了方便描述,笔者先举一个例子。某个周末,你正在街头闲逛,琢磨着晚上该吃啥。忽然,一个神经兮兮的老头拦住你的去路,说道:“我这里有个开关,按一下就能得到一百万元人民币,年轻人,你要不要试试呀?”

  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试一试,甚至有不少人,会按开关按到手抽筋。金钱本身是没有价值的,但是从政府用公信力为金钱背书的那一刻起,它就成为了价值的度量物。有了更多的钱,就意味着能吃更多好吃的、能玩更多好玩的、能买更大的房子、能有更多的……追求舒适是人的本能。在老鼠的世界里,虽然没有金钱,但也有对舒适的追求。

  

3490198153

  1954 年,两位学者,Olds和Milner,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实验。他们将一根刺激性电极插入到鼠的脑里,并为这个电极设计了一个踏压式开关。当老鼠踩踏开关的时候,电路接通,电流通过电极刺激老鼠大脑的相关区域。结果,所有老鼠都陷入了疯狂之中!它们以每小时500~5000次的频率拼命踩踏开关,甚至忘记了饮食和休息,以致饥饿、疲惫而死。 [1]于是,学者们意识到,在动物的脑内存在着一种愉快中枢(pleasure center),运用弱电流刺激这一区域,可以让动物产生强烈的欣快感。而这种欣快感的诱惑是如此之大,以至于动物会在明知有害的情况下继续。如今,这一机制被称为犒赏系统(reward system),它既是爱情、求知等诸多美好事物的推手,也是吸毒、药物滥用、烟酒上瘾等不良行为的关键。

  

1

  

  脑中的奖赏通路

  尼古丁和开关

  网友们开玩笑时常说“不要停止爱我”,不能停止恰是成瘾的特点。当一个吸烟者点燃香烟的时候,烟草会在燃烧中产生两千多种成分。这其中既有大名鼎鼎的细颗粒物(PM2.5),也有一直被人忽视的一氧化碳,而烟草成瘾的开关是尼古丁。

  人类在与环境的长期磨合中,为了更好的生存,发展出了种种手段。大致来说,这些手段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抵御,比如在脑和血管之间存在着致密的生物膜,它仅允许氧气、二氧化碳和糖等物质通过,禁止大分子蛋白质等可能对脑有害的物质进入脑;二是调节,以神经系统为例,神经系统由许许多多神经细胞组成,神经细胞之间通过突触彼此连接。突触里藏着一些特殊的化学物质,生理学中,称之为神经递质。每一种神经递质都有自己的独特作用,神经细胞之间通过这些递质彼此协调,共同维护人体的健康。

  

0dd7912397dda144ce71516eb3b7d0a20df486f5

  打个比方的话,血脑屏障就像教室的墙壁,神经细胞是教室里的学生。在窗边的学生,视野广阔,远远看见老师抱着一堆试卷过来了,他就会对其他学生示意(释放递质)——这堂课要考试。于是,其他学生就会抓紧时间翻翻书、抱抱佛脚,做好应对测验的准备。或者,后排的学生听到隔壁班在讨论放假的事,他顿时眉飞色舞(激活犒赏系统),把这个好消息通知全班(释放多巴胺),结果,整个教室都沸腾了。

  

2

  尼古丁(Nicotine)是个“坏学生”,它不仅可以穿越教室的墙壁,来去自如,而且非常擅长“搞怪”,和其他学生的关系非常好。只要有它在,大家就能获得很多乐趣(获取犒赏);它哪天被停课,大家就会觉得少了点什么……那么,到底少了点什么呢?答案是多巴胺(dopamine)。

  

责任编辑:李阳阳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蝌蚪五线谱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