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机是如何被发明的?

蝌蚪五线谱 2017-12-12

  直升机是如何被发明的?的头图

  直升机常常被小孩子们叫作蜻蜓飞机,在他们眼里直升机是灵巧可爱的。

  在夏季大雨来临前,蜻蜓就会成群结对在空中穿梭飞舞着。它们好像一架架直升机忽上忽下、忽快忽慢地飞行,它们时而抖动翅膀来一个一百八十度的急转弯,时而在空中悬停,时而降落在尖尖的枝梢和花丛中,时而又飞得无影无踪。

  

  古代流转至今的一种叫“竹蜻蜓”的玩具,传说就是在蜻蜓的启发下被制作出来的。后来竹蜻蜓传入欧洲,被称为“中国陀螺”,它开拓了科学家们的研究思路,为直升机的诞生提供了灵感。《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记载道:“直升机是人类最早的飞行设想之一,多年来人们一直相信最早提出这一想法的是达·芬奇,但现在都知道,中国人比中世纪的欧洲人更早做出了叫‘中国陀螺’的直升机玩具。”

  说到达·芬奇,他不但是一位杰出的画家,还是一位发明家,早在15世纪,他就着手研究飞行器。他画过一张飞行器的草图,设想中的飞行器以弹簧为旋转动力,当达到一定转速时,就会把机体带到空中。驾驶员拉动钢丝绳,掌握着飞行方向。这被认为是最早的直升机设计蓝图。

  可惜的是,达·芬奇对于直升机的构想,只是在纸上画画而已,并没有付诸于实际行动。但他的行为却为后来直升飞机的发明提供了灵感,引领了正确的思维方向,它被公认是直升飞机发展史的起点。

  

  世界上第一个制造出载人直升飞机的人,是法国利济厄市的工程师保罗·科努(Paul Cornu)。

  科努小时候就喜爱搞小发明,尤其对莱特兄弟的飞行器研究特别感兴趣,希望有一天也能够像他们那样设计出自己的飞行器,像蜻蜓和小鸟一样在蔚蓝的天空上自由地飞翔。长大以后,科努全身心地投入到了飞机的研制工作中,追寻自己蔚蓝色的飞天梦。

  1906年,保罗·科努开始实施他的直升机发明计划。他设计出了飞机的两副旋翼,又在旋翼上安装了桨叶,再用钢管做成飞机的主构架,而后又安装了驾驶员座椅、发动机、水箱、油箱等。直到1907年8月,他才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架载人直升飞机。

  当他为自己的杰作诞生长出了一口气的时候,却意外得知法国科学家布雷盖和李歇也研制出了一架直升飞机。自己的直升飞机还没有真正地飞上蓝天,别人的飞机已研制出来,科努的心里真不是滋味。多年的努力将前功尽弃,因为发明创造一旦落在了别人的后面,就没有什么价值可言了。

  1907年9月29日,布雷盖和李歇在法国杜埃市进行试飞表演,结果并不算成功。这架直升机要四个人站在四只巨大的机翼下用长竿撑着,否则,飞机会翻倒。所以,人们并不承认这是世界上第一架直升飞机,因为这架飞机飞上天是在人的辅助下完成的。

  科努又兴奋起来了,他还有机会。他立即对自己设计的飞机进行重新改进,一个部件一个部件地加工、制作、安装、调试。直到1907年11月13日,他坐进飞机里,亲自驾驶,进行试飞。随着隆隆的轰鸣声,飞机终于渐渐地离开了地面,完成了历史上首次直升飞机自由升空……

  科努的飞机虽然只飞离地面0.3米,飞行时间也仅有20秒,但是,却被认为是第一次直升飞机载人飞行,他也成为第一个制造出直升机的人。

  

  又过了20多年,进入20世纪30年代之后,直升机在技术上出现了重大突破。

  1936年,德国人H·福克在对早期直升机进行多方面改进之后,制造出来一架FW-61直升机。经过多次成功地进行飞行表演,该机创造了垂直飞行等多项世界纪录,从而成为了世界上第一架能够在空中盘旋的直升机。

  1938年,他又制出来一架能控制飞行的双旋翼横列式FW-61直升机。由德国姑娘汉纳赖奇驾驶,成功地从柏林飞到伦敦,震惊了航空界。

  1939年,美籍俄人伊戈尔·伊万诺维奇·西科尔斯基成功地研制出单旋翼直升机VS—300,使其成为了一种比较成功的新型直升机,并为后来直升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1940年,他又在此基础上研制出改进型VS—316直升机,这种新型直升机被美国陆军购置,成为世界上服役最早的直升机。

  从此,直升机便在大西洋两岸迅速发展起来。它不需要机场跑道,能垂直起飞和着陆,并能前飞、后飞、侧飞,人们称它为“不要机场的飞机”。

  

  20世纪90年代,人们又研制出了目视、声学、红外及雷达综合隐身设计的武装侦察直升机。

  如今,世界直升飞机事业发展迅速,机型种类众多,这些直升机几乎运行在军事战争、空中指挥、紧急救援、快速搜捕、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反恐反暴、处置突发事件及农业、地质、海洋、林业、防火等各个领域,为人类的经济发展提供着便利、快捷的无可比拟的服务。

  (作者:宋月航)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蝌蚪五线谱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