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糖饮料能减肥?不增肥就不错了

蝌蚪五线谱 2017-09-22 作者:晴空飞燕

  

  图片来源:Antonshutterstock / shutterstock.com

  过去十年间,美国人已经对人工甜味剂感到厌倦。

  三氯蔗糖和阿斯巴甜曾经作为代替糖且不带有任何卡路里的先驱,美国人是怎么吃都吃不够啊!但最近,人们开始带着与日俱增的怀疑精神观察它们的分子。其中,研究表明它们能导致人的腹部脂肪增长;同时,研究证实过去关于人工甜味剂的认知就是一则谎言,这广泛流传的谣言使使事情变得更糟。

  但是,由于一个简单的数学等式的存在,人工甜味剂仍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则等式就是越少的卡路里意味着越轻盈的体重。

  2014年,美国糖尿病协会和美国心脏协会都在网站上发表声明,表达了它们对人工甜味剂的赞成态度。并且,美国人已经把人工甜味剂吃起来了。

  然而一个国际上的研究小组试图指出低卡路里的人工甜味剂是否具有名符其实的优势。来自曼尼托巴大学的研究人员Meghan Azad和其他研究人员审阅了大量代糖对健康的长期影响的论文,试图看看是否有某种流行趋势。

  研究表明,人工甜味剂不仅在体重管理方面有欺骗性,在其它方面也是如此。经常摄入人工甜味剂的人会在不知不觉间增加体脂,还会有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Azad 在接受《华盛顿邮报》的采访时称:“以前,我觉得问题的关键在于卡路里,因此,我们认为只要生产一些零卡路里的产品就能解决问题。但是,我们现在意识到,这不仅仅与卡路里有关。”

  我们需要平衡很多元素。据《华盛顿邮报》报道,从2011年到2016年间,美国苏打市场收缩了0.6%。美国人转向了更加健康的替代品。然而,《营养学周刊》称,大约有一半的成年人和四分之一的儿童每天都在消费人工甜味剂,

  Azad称,许多人错误地认为每天一两瓶无糖苏打水就像大口灌下一两瓶水一样对健康有益。而另一些人可能会在不经意间摄入人造甜味剂,比如在喝酸奶和吃燕麦棒时。

  “我们需要来自更高质量的论文中的证据来确认原因和影响。但是,至少,每天消费这类饮料是存在问题的。”她说。

  在相关研究的结果出现之前,Azad一直强调人们需要摄入一点阿巴斯甜来接受早期的研究结果。例如,在她的研究中,大多数此前的论文都聚焦在那些想要积极减肥或患有高血压等疾病的人身上。

  在阅读了许多论文后,研究团队得出结论:长期看来,不含营养成分的甜味剂能轻微地增加体脂和腰围。

  腹部脂肪和内脏脂肪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二型糖尿病和胰岛素抗药性的几率。而腰围的增加会造成代谢综合征,增加患有高甘油三酯、高血压和高血糖的风险。

  William Cefalu是美国糖尿病协会的首席科学医疗和任务官。在与《华盛顿邮报》签订合约后,他评估了Azad的论文。

  他说,对于需要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来严密控制血糖的糖尿病人来说,人工甜味剂仍然是一个不错的工具。但是,摄入量必须节制。并且,他承认我们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明人工甜味剂的长期影响——对于糖尿病人而言,这种研究尤为重要。

  “最重要的事是在糖尿病患者身上展开随机对照实验。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可以测量人工甜味剂的摄入和粘附情况。每年美国糖尿病协会都会根据相似的研究更新对糖尿病患者的照料标准。” 在这些观察性的研究中,追求精确性是很难的。因为所有的数据都是患者自己上报的。

  Azad说:在人工甜味剂和体重增加之间也许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但是其中的原因还难以捉摸。

  Azad提出假设:当人体尝到甜味时,就会仍然认为正在摄入糖分,从而根据糖分摄入信号重排新陈代谢程序。也许,人工甜味剂中有一个由化学物质触发的未知的生物开关。

  Azad还说,原因可能存在于人们的大脑里。定量消耗含有人工甜味剂的物质会使人们在其它时间里更倾向于选择含有卡路里的甜品。而相关机制也可能存在于内脏的运行中。

  她专门研究肠道细菌,并且提出理论说,无糖饮料可以影响消化道中的微生物,从而影响消化和全身的健康。

  这种因果关系也可以走向另一个方向。那些正在因为其他原因增重的人可能摄入更多含有更多人工甜味剂的食物,或者,正如其他研究所展现的那样,人们会喝下无糖苏打水来减肥,但很快,他们就会迎来更加严重的反弹。

  她和其他研究人员正在寻找答案。她说,目前最好的建议就是消费者不要假设含有人工甜味剂的食物是更加健康的替代品。

  她已经开始身体力行了。

  我认为,已经有足够的问题和联系让我重新思考我每天的日常行为。我一直在我早间的咖啡中加入甜叶菊。当我想要喝带气的饮料时,我选择喝零度可乐。现在,我只喝牛奶和气泡水。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蝌蚪五线谱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