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揭开瘙痒引起抓挠的秘密

新华社 2017-08-18 作者:林小春

  瘙痒的感觉是怎么引起抓挠行为的?中国科学家17日宣布,他们首次揭示了痒觉从脊髓传递到大脑的一条重要环路,为探索慢性瘙痒的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基础。

  最新研究由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孙衍刚研究组完成,并得到中国空军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李辉教授的大力协助,论文题为《痒觉的中枢环路》,于当天在线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

  此前研究发现,脊髓有一类细胞产生专门传递痒觉信息的受体——胃泌素释放肽受体。孙衍刚研究组发现,这类细胞并不直接将痒觉信息传递到大脑,而是通过脊髓内的另外一群“中继”细胞将痒觉信息传递到大脑中一个叫臂旁核的区域。

  小鼠实验证实,利用光遗传学技术抑制脊髓到臂旁核环路的活性,可以减少痒觉诱发的抓挠行为。

  进一步研究发现,臂旁核细胞的活性在痒觉诱发抓挠行为的过程中显著升高。

  研究人员指出,这些发现证明臂旁核是痒觉信息处理环路中的关键节点,对痒觉诱发抓挠行为是必要的。

  “我们的研究首次阐明了一条痒觉信息传递的长程路径,”孙衍刚告诉新华社记者,“该研究对于进一步解析痒觉信息处理的机制以及寻找治疗慢性瘙痒的中枢靶点至关重要。”

  孙衍刚指出,他们发现的痒觉信息传递路径通常被认为与负面情绪有关,所以这项研究提示,慢性瘙痒造成的难以克制的抓挠行为,主要由痒觉所引起的负面情绪所诱发,“因此,慢性瘙痒的治疗应该主要针对其情绪成分”。

  孙衍刚介绍,痒觉机制研究已成为目前医学与神经科学领域的热点之一,但痒觉信息如何从脊髓传递到大脑并不清楚,致使针对慢性瘙痒治疗的药物开发严重滞后。

  皮肤病、肝病等患者经常出现慢性瘙痒症状,并且与其相伴的长期抓挠行为常导致严重的皮肤和组织损伤,给病人带来极大痛苦。慢性瘙痒还经常引起睡眠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科学》杂志审稿意见认为,孙衍刚研究组的工作“利用最先进的研究方法强有力地说明了臂旁核在痒觉传递环路中的作用”,是“痒觉信息处理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发现”。

  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圣路易斯)痒觉研究中心主任陈宙峰教授告诉记者,孙衍刚2007年做他的博士后时,曾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首次发现痒基因的文章。而最新工作为进一步了解痒觉信息在大脑的传递打下了基础,“不论在痒觉这个小领域,还是在痛觉这个大领域,都应该算是领先的研究”,并引出几个有意思也很重要的问题。

  陈宙峰说:“这项研究也是一个标志:来自中国本土的痒觉研究异军突起,可以和世界上其他做得好的实验室竞争并胜出。”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新华社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