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jpg

在“科研”与“治所”中勇于创新

科学网 2017-08-14 作者:黄辛 朱泰来

  

  丁奎岭院士(右)正在指导青年科研人员

  在过去的100多年里,合成化学在人类健康、生命科学、现代农业、材料科学等方面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2001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名古屋大学的野依良治(R. Noyori)教授曾将化学比作现代科学的中心,而将合成化学视为化学的中心。“合成化学区别于其他学科最显著特点就在于它具有强大的创造力。”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丁奎岭说,“如何通过合成创造价值、用分子影响改变世界,是一名化学家的社会责任与重要使命。”

  为之,丁奎岭坚持不懈的奋斗了30余年。

  优雅、有深度的科学家

  15岁考上大学,24岁博士毕业,29岁成为当时河南省最年轻的正教授,47岁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这些“开了挂”的人生际遇背后的信念是他一直以来的科学梦想:通过合成创造价值,用创造的分子影响改变世界。

  而中科院上海有机所正是他科学梦想开始的地方。

  1998年,在中科院院士、时任上海有机所所长林国强的举荐下,当时正在日本作访问学者的丁奎岭举家回国,作为中科院“百人计划”,来到上海有机所工作。“我们给的职称和个人待遇并没有优势,甚至还不如他原来的岗位”,林国强院士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依然感慨,“但他还是满怀热情地加入了我们研究所。”

  “因为我知道,这里是中国有机化学研究的最高殿堂”,丁奎岭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我相信只有在这里才能更好地实施我想做的科学计划,实现自己的科学梦想。”

  丁奎岭回国之初,在当时的化学领域中,手性催化研究很热。当200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研究手性催化领域的三位科学家后,这个领域渐渐冷了下来,一些人改变了研究方向。而丁奎岭认为这一领域存在的挑战远远超过已经解决的问题,没有原创性的基础研究作为支撑,很难实现真正的高技术创新,高水平的成果转移转化就更无从谈起。

  他带领的团队不仅创造性地将组合化学方法与不对称活化以及手性放大等概念结合, 发展了多个系列高效、高选择性新型催化剂,而且针对手性催化剂负载化中存在的难题,突破传统思路,基于分子组装原理,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手性催化剂的“自负载”概念,实现了多个非均相不对称催化反应的高选择性、高活性以及简单回收和再利用。

  他的另外一个基于双金属协同催化理念发展的手性催化剂技术,也已经转让给精细化工企业,使得这家企业由原来生产一吨产品要用20多公斤催化剂降至不到1公斤,目前已经实现了千吨级生产和应用,生产效率和产品纯度得到显著提高,同时更加绿色和环保。

  荣誉纷至沓来——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以及日本国际有机化学基金会(IOCF)吉田奖(Yoshida Prize)和德国洪堡研究奖(Humboldt Research Award)等国际奖励。丁奎岭却始终在思考,如何让“独特”的合成化学研究变得更“有用” ?

  “好的化学研究是优雅而又有深度的,绝非跟风和盲从。”丁奎岭特别强调,“它能融合多领域、多学科优势,打破核心技术壁垒,经受市场考验,引领新的产业趋势,实现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突破。而这也正是上海有机所基础研究的责任所在。”

  凝心聚力的当家人

  丁奎岭的家离办公室很近,经常加班已成为习惯。作为中科院上海有机所的当家人,丁奎岭为研究所的忙碌奔波从上任起就从未停歇。

  2009年开始担任上海有机所所长至今,历经国家和科学院多个重要战略时期,丁奎岭带领研究所回顾历史,分析研究所发展存在的问题,破解发展瓶颈,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上海有机所在中科院组织的国际评估中,研究所总体状态被评价为“First-tier in the world”(国际一流),五个重点发展领域被评价为“Leader in field”(国际领先)和“Domestically highest level”(国内最好水平);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催化剂技术、大品种抗生素菌种的基因改造技术及绿色新农药创制等方面的科技成果转化取得重大突破。在基础研究方面,在英国《自然》杂志发布的2016全球自然指数(Nature Index)中,上海有机所连续四年位列中科院所属研究所第二名,继续保持在相关研究领域的引领作用。

  丁奎岭在总结研究所“十二五”工作时表示,过去的五年,上海有机所在有机化学基础研究方面获得了长足的进步,继续引领中国的有机化学发展;部分研究成果亦实现转移转化,推动了我国相关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令人鼓舞。

  “然而,未来五年要实现研究所整体在国际上处于引领地位的目标,就要写好学科交叉、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和需求导向这篇大文章”,对于研究所“十三五”的发展战略,丁奎岭已将三个方面重大突破列为阶段目标:聚烯烃材料制备的关键科学、技术与应用;化学理念指导的菌种改造和微生态系统构建的集成性研究与应用;高性能有机氟材料的关键科学、技术与应用。

  “要促成重大成果,改革举措必须跟上。”,丁奎岭带领所领导班子未雨绸缪,制定了一系列创新机制:建立以首席科学家领衔的包括工程化人才和专业化的院地合作人才参与的“协作攻关”团队机制,并在资源配置方面优先支持;实施特殊的人才政策,单独制定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加大知识产权、商务谈判、金融投资、法务等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等。

  “力争解决有机化学领域中的若干重大科学问题”,丁奎岭希望通过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掌握一批核心自主知识产权,解决一批制约我国相关行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实现研究所新一轮跨越发展。

  爱才如子的引航者

  今年刚刚公示的2017年度“国家杰青”建议资助大名单中,上海有机所共有4人榜上有名。值得一提的是,全国共有18名80后入选本届“杰青”,3位来自上海,而其中就有一位来自上海有机所。

  上海有机所始终紧密围绕科技创新发展目标,坚持“人才强所”战略,把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作为工作的核心任务之一。

  “如果上课时间确定,我就不会再安排其他事务。我觉得院士也好、所长也罢,最让我感觉沉甸甸责任的还是“老师”称呼,也时刻提醒我不能离开科研和教学第一线。”丁奎岭时刻以学生发展为己任,将他们的学业发展视为头等大事。至今他已培养30多位博士和博士后,16位成为教授,其中6位成为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和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

  在引进优秀青年人才方面,丁奎岭坚持高标准但不唯“标准”。一方面,以严格规范的专家评审机制选拔人才,对人才的潜质和能力做出定性的判断;另一方面,对在国外年限不能完全满足中科院“百人计划”规定而无法申报的优秀青年人才,上海有机所使用自有资金以“所聘百人计划”的形式进行支持。近5年来,引进的24名青年才俊中16名入选国家“青年千人”计划。

  其中,80后的李昂研究员入所5年即入选“杰青”,并成为青年973首席科学家。

  “回国前半年,我主持的多个课题进展不顺利,因此非常沮丧。”,谈及当年的挫折,李昂依然记忆犹新,“但是研究所完全没有给我压力,丁所长更是鼓励我从头再来。”

  正是鼓励创新、容许失败的宽松科研氛围让一批批青年科学家茁壮成长,一支由8位中科院院士、27位国家“杰青”、32位中科院“百人”、23位国家“青千”为骨干的一流人才队伍已初具规模。“他们承载了上海有机所的希望,他们是上海有机所的未来”,丁奎岭说。

  “有机化学学科正处在一个充满活力的发展新阶段。”丁奎岭展望,有机化学创造物质的特性使其具有强大的应用背景和潜力,将对大化工、精细化工、医药、新材料、航天航空和军事产生关键影响。

  与此同时,中科院正在深入推进“率先行动”计划,上海科创中心和国家实验室建设也在紧锣密鼓地展开。“我们要进一步深化内部体制机制改革,建立与上海有机所定位相适应、与国家需求相衔接的运行机制”,丁奎岭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期,又一次和他的团队站上了新的起跑线,共同为我们的世界 “合成”更美好的未来。

  丁奎岭坦言,“在创新中国的建设进程中,依然任重道远,需要我们努力做的事情还有很多。”(黄辛 朱泰来)

责任编辑:李阳阳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学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