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自飞1.jpg

张自飞: “工作不饱和反而不快乐”

科技日报 2017-07-04

  

  42岁的张自飞,是甘肃天水华天电子集团天水七四九电子有限公司高级技术主管。近年来,他和团队完成了50多项高可靠军用开关电源的研制项目,成功应用在航天、航空等领域。

  11岁那年,农村娃张自飞拥有了第一台收音机。广播节目从喇叭里飘出,收音机里面究竟藏着什么?就靠着这些焊接的“小管子”就能魔幻般发出声音……张自飞很是着迷。

  刚工作时,张自飞是一线工人。“我对技术工作充满向往,总想让自己的想法变成产品。”他开始偷偷下功夫,拜师学艺、自学研究,渐渐设计出了一些小型电源。

  过硬的技术,使他只用一半时间就完成了一项用于航空的电源转换器的研制,得到了单位认可。10年过去,张自飞从一线工人来到了技术岗位。

  通过一个烟盒大小的产品,实现从18伏到负1800伏的电源变换——这是张自飞在新岗位领受到的重要任务。

  “经过艰难研制,初样达到了技术参数要求,我在心里打了80分。可从北京送样回来后,觉得连30分都达不到。”张自飞去了北京才知道,这个电源变换器是要作为“神舟”飞船配件上天的,“关乎祖国大事,必须百分之百可靠!”

  回厂后,张自飞及团队经过数百次试验,改版20多次,解决了“热真空环境下的绝缘抗电问题”等诸多技术难题。2011年11月,携带这一电源转换器的“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发射。

  张自飞回忆,尽管对产品质量很放心,但守在电视机前的他把心提到了嗓子眼,“我们的产品是在返回时才工作的,千万不能在最后掉链子”。落地时刻,他兴奋得难以言表。

  最让他难忘的,是为“嫦娥三号”配备电源“悬丝诊脉”的经历。在产品交付前2个月,张自飞偶然发现,低温状态下连续加电启动时,产品无法正常工作。他当时感觉“天要塌了”。

  张自飞从产品元件中拉出一根根线,通过对间接数据的采集判断,终于发现了症结:两个元器件在低温时无法匹配。8天8夜,他几乎没有休息地对症攻关。等问题解决时,他头顶上的头发掉了一圈。

  张自飞是个工作狂。“工作就是爱好,爱好就是工作。虽然很累,但我享受累的过程,工作不饱和反而不快乐。”他说。 (据新华社)

  (本版图片除标注外来源于网络)

  

  作者: 张玉洁 [责任编辑: 宋金玉]

责任编辑:李阳阳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技日报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