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熙龄1.jpg

中国著名地基基础工程专家黄熙龄

科普中国-科技名家风采录 2017-04-24

  

  在规范编制过程中,他光明磊落、坚持原则;在科研学术上,他大公无私、成熟冷静;在技术研发上,他根据国情独辟蹊径。他就是我国著名地基基础工程专家黄熙龄。

  1927年4月24日,黄熙龄出生于湖北省钟祥县,高中毕业后他考取了中央大学土木工程系。1955年,黄熙龄被派到苏联莫斯科建筑工程学院留学攻读研究生学位。从此,黄熙龄与地基基础专业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是中国留学生中第一个学习地基基础专业的。用真才实学报效祖国,黄熙龄也坚定了回国参加祖国建设的决心。

  中国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后,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设计施工组负责组织召开了《天然地基设计暂行规范》筹备工作会议,会议决定编制我国自己的地基设计规范,主编单位为国家建委建筑科学研究院,由黄熙龄任主编,规范名称也改为《工业与民用建筑地基设计规范》。在黄熙龄的领导下,编制组将近100人的团队经过两年半的努力,通过大量数据分析与研究,我国第一本《工业与民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TJ 7-74)1974年5月正式颁布实施,结束了我国没有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历史,填补了我国的空白,向国家、向广大建筑工作者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黄熙龄的研究课题从《膨胀土地基设计》到《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都取得了优秀成绩。国家建委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基基础研究所,由黄熙龄领导开展了长达十年的膨胀土研究工作。经过调查发现,膨胀土,是一种高塑性黏土,具有吸水膨胀、失水收缩和反复胀缩变形特性的土,在我国分布较广。1974年10月16日至20日,黄熙龄参加了在成都召开的《膨胀土地基设计》小型科研工作技术会议,后国家建委统一协调,调动全国各有关省市的科研、设计、勘察单位团结协作,课题由开始的《膨胀土地基设计》,上升到《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的国家标准,历时十余年,基本解决了我国膨胀土地区建筑物损坏问题。黄熙龄所领导的膨胀土课题,得到了第一次全国科学大会奖,膨胀土规范得到了部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这也是我们国家绝无仅有的一个开创性工作,而且是我们国家第一本、也是世界唯一的一本有关膨胀土的地基设计规范。

  黄熙龄对土的研究非常重视,严格要求学生进行土工实验。根据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要求所有来地基所工作学习的学生,无一例外都要做至少3个月的土工实验,目的是熟悉各种土的性质,打好基础。开始时,有许多学生都不太理解黄熙龄的良苦用心,但后来的实践证明,老师的要求使他们终身受益。

  这就是黄熙龄,一个谦虚低调却心系事业的“岩土工程师”。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名家风采录”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作者: 科技名家风采录 [责任编辑: 宋金玉]

责任编辑:李阳阳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科技名家风采录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