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吸虫”是什么?对人体有害吗?

科普中国微平台 2019-02-11

  本文专家:王思露,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国家高级食品检验师,中华人民共和国HACCP食品体系内部审核员

  本文审稿:刘少伟,华东理工大学FDA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食品科学博士,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博士后

  春节在家,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总离不开这样一种食材,它就是有吉祥寓意的“鱼肉食品”。

  鱼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人喜爱。但最近有新闻称如果吃鱼方式不对,容易感染“肝吸虫”!

  消息一出,引起了很多人的重视。“肝吸虫”是什么?对人体有害吗?又该如何预防呢?今天就详细说一说。

  "肝吸虫"为何物?

  肝吸虫,也被叫做“华支睾吸虫”,多流行于远东地区,像中国、韩国等国家,据相关数据统计,全世界已有超过3500万人被这种寄生虫感染。

  

  人类为何会感染肝吸虫?

  一般情况下,肝吸虫虫卵会通过粪便扩散到淡水中,接下来就会被“螺”摄入,然后在螺体内将完成几个发育阶段,变成“尾蚴”再次释放到水中,接下来其就会侵入到淡水鱼的肌肉组织当中,在鱼体内形成“囊蚴”。

  当人类或者动物食用了生的、没有煮熟的、腌制的、烟熏的或者盐渍的淡水鱼、虾时,就很可能会被肝吸虫感染。囊蚴会在十二指肠脱囊并且上移至胆管部位,在胆管中会发育为成虫。

  除此之外,人体通过使用受到污染的菜刀、案板以及各种厨具餐具接触食物后导致污染食物也会增加感染肝吸虫的机率。

  为何淡水鱼更容易感染肝吸虫?

  淡水水域更适合各类寄生虫的生长,特别是“肝吸虫”,感染情况比较普遍。这主要是由于相比淡水来说,海水中的渗透压较高,对于寄生虫的生存会造成较大的“威胁”,所以不易存活。当然,像异尖线虫等具有顽强生命力的寄生虫也会感染某些海鱼。

  被肝吸虫感染后,会有什么反应?

  早期大多数被肝吸虫感染的个体都没有症状,随着寄生虫的负荷和时间的延长,出现相关症状的风险和几率也就会随之增长。

  肝吸虫一旦进入身体之后,本身可以长期存活,有些甚至可以存活20-30年。

  有少数被感染的患者在食用未煮熟的鱼类后10-26日就会出现“急性症状”,一般会持续2-4星期,具体表现为:厌食、发热、腹痛、关节痛、肌肉痛、荨麻疹等。

  对于肝吸虫感染病症来说,后期严重时可能会导致出现体重减轻、胰腺炎、梗阻性黄疸、复发性胆管炎、肝脓肿等情况,更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胆管细胞癌的发生。

  该如何预防?

  建议在食用鱼类食品前一定要将鱼类食物彻底加工煮熟,特别是那些用作熬粥和涮火锅的鱼片,更要注意适当延长烹煮时间,保证其完全成熟。

  对于肝吸虫而言,只有在90-100℃的温度下持续加热15秒以上才能将其灭活,低温热水根本无法彻底杀灭肝吸虫。除此之外,一定要注意案板、刀具、筷子等餐具必须要生熟分开,而且要定期进行煮沸消毒。

  最后,建议大家可以定期去医院进行检查,一旦发现被肝吸虫感染,应该立即进行规范治疗。

  调料可以杀灭生鱼片中的肝吸虫?

  这则言论纯属“无稽之谈”,请不要以身试“虫”,这类物质对于肝吸虫并不存在“杀灭”作用。

  该如何健康吃鱼?

  1、食鱼需适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建议每人每日要摄入40-75克水产品,无论是鱼虾还是螃蟹,都应适量食用。

  2、蒸煮炖更靠谱:建议选择蒸煮炖等烹调方式,还原食物的鲜美,保留更多的营养物质。减少煎炸炒烤(鱼)的食用次数,避免摄入由于高温烹调所产生的有毒物质。

  3、拒绝食用各种“腌制鱼肉”:和新鲜鱼肉相比,腌制鱼中含有更多的亚硝酸盐物质,经常摄入容易增加致癌的风险。除此之外,腌制鱼肉中含有较多的食盐,大量摄入容易增加高血压、胃癌等疾病的患病几率。

  “病从口入,毒从食进”,鱼虾是建议各位经常吃的一种食物,但在生活中要严格注意饮食安全,从根本杜绝感染“肝吸虫”,不吃生食,完全加热,降低风险。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微平台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