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g-(1).jpg

“闻之色变”的抗生素真的不应该被使用吗?

科普中国-科学为你解疑释惑 2019-06-20 作者:熊威慷

  随着人们对抗生素类药品的不断关注,以及媒体对滥用抗生素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的报道,越来越多的人们对“抗生素”已经到了“闻之色变”的地步,不少患者甚至拒绝使用医嘱中的抗生素类药物。然而,抗生素的使用真的如此可怕吗?我们应该如何合理使用呢?

  抗生素主要是微生物或高等动植物分泌的产物,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或致病微生物感染所引发的疾病。现在市场上的抗生素类产品常常通过微生物发酵、化学合成以及半合成的方法制成。其中,半合成是指将微生物合成得到的产物分离后,再运用化学合成的方法对其分子进行修改。我们生活中,头孢克肟、红霉素、青霉素等都是耳熟能详的抗生素类药物。

  有调查表明,抗生素的使用可能对部分癌症以及机体免疫系统存在一定影响,但这并不能说明两者之间存在必然关系。实际上,抗生素的滥用所导致的最直接后果是耐药细菌数量的增多,以及“超级细菌”(对于所有抗生素均耐药的细菌)的爆发。过量使用抗生素会增加细菌与抗生素“相遇”的可能性。抗生素在消灭部分细菌的同时也筛选出了耐药菌种,从而使更多数量的细菌表现出耐药性。新型抗生素研发的速度远远不及细菌变异的速度,所以防止抗生素的滥用有着巨大意义。

  尽管如此,抗生素滥用有危害并不意味着抗生素使用得越少越好。如果自行减量,不仅起不到消灭细菌的作用,反而增加了细菌耐药的可能性,最后只能使用高级别抗生素。但是,高级别抗生素不一定会优于低级别同类产品,所以抗生素的选择应当遵行医生处方。如果自行判断是否使用或停用抗生素,可能会造成病情的延误或是加重。

  所以,我们应用客观的态度看待抗生素以及抗生素的使用,既不能过度依赖,也不能因噎废食。

  本文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药剂科副主任丁庆明进行科学性把关。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科学为你解疑释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