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g(6).jpg

“中药更安全,不易引起肝损害”的观点正确吗?

中国药学会 2018-02-09

  中医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也为我们中华民族的繁衍和生息立下了功勋。因此,社会上有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认为西药有很多不良反应,不安全;而中药是“治本”的,安全无毒,尽可以放心使用。实际情况果真如此吗?

  我们可以回顾一下近年来中药引发的药物性肝损害的报道。据相关文献报道,中药所引起的肝损害占药物性肝损害的总比例约在21%以上;可以引起肝损害的中药既包括单味药材如黄药子、雷公藤、何首乌等,也包括由多味中药组合而成的中成药,如壮骨关节丸、小柴胡汤等。

  实际上,中药也是药,我们的先人早已有“是药三分毒”的说法,由中药引发的肝损害也一直是屡见不鲜的。合理应用中药治疗有益于疾病的康复,但同时也应关注中药引发的不良反应,关注中药引起的肝损害。

  中药引起肝损害的因素较多,首先是中药本身的因素。

  中药所含的药味成分较多,药理活性也比较复杂,即可发挥治疗作用,也有可能产生毒性作用,包括肝损伤。中药同名异物或异名同物较多,容易导致误认误用而致中毒。中药材的药性和质量常因产地、种植、采收、炮制、贮存等条件不同而有差异,也可影响其药效和不良反应。如服用大剂量未经炮制的生首乌,导致肝损害的报道较多见。另外,中医讲究辩证施治,如果没有不按照辨证论的原则用药,也容易引发不良反应。

  另外,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天然药物无毒性”的宣传也是一种误导,容易使人们忽略对中药毒性的关注。实际上,患者自服、误服民间秘方、偏方,或缺乏对中药制剂可能引起肝毒性的认识,常容易使人们忽略中药可能造成的毒性反应,尤其是老人、小儿、体弱者、妊娠期及肝肾功能障碍者用药时。少数具有特异体质的患者,即使在服用常规剂量中药时也可能发生毒性反应,导致药物性肝损伤。

  中药和其他药物一样也具有两重性,即治病和致病。而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首当其冲容易受到药物的损害。因此,我们应正确认识和理性对待中药可能引发引起的肝毒性,通过辩证施治,合理选择药物、剂量、用药途径、炮制及配伍等,尽量减少或降低中药引起的肝毒性反应,发挥中药独到的防病治病作用,为人类健康做出贡献。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中国药学会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