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虫创意-259059267591733340.jpg

蛀牙不能一次治完是医生“忽悠”?这些误区了解一下

科普中国-乐享健康 2019-09-18 作者:富饶

  蛀牙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生过蛀牙的人不在少数,因为蛀牙而就医的人也较多。然而,对于不同的人,蛀牙的治疗方法和过程似乎并不相同。难道真是医生“看人下菜碟”,蛀牙治疗为何要因人而异?今天就和大家聊聊蛀牙治疗这些事儿。

  毋庸置疑,大多数蛀牙确实是需要治疗的。然而有些蛀牙,或是没有治疗的必要,或是没有治疗的可能。具体需要考虑的情况有以下几个方面:

  1.蛀牙状态是“静”是“动”

  有些蛀牙虽然确实已经发生,但随着牙齿局部周围环境的变化,却不会再继续发展,专业说法为“静止龋”。这种情况主要见于蛀牙区域被磨平,病变部位由隐匿状态变为开放状态,不再容易造成牙菌斑堆积的情况。此时蛀牙变色状况虽不可能恢复,但是病变部位硬度却高于“活动龋”,表明牙齿组织已经获得一定的修复。由于病变不会再进展,且不会影响正常使用,则无需治疗。若依旧按常规钻牙补洞,带给牙齿更多的是伤害。

  2.补牙材料有无“依靠”

  蛀牙发生早期,被破坏的牙齿组织并不多,医生只要去净腐败变质的部分,然后对牙洞稍作修整,即可补好。然而当牙齿烂到只剩下断壁残垣,即使补牙,补牙材料也会因为无依无靠而无法保持稳固。尤其遭遇外力时,牙齿组织和补牙材料更是自顾不暇,哪里谈得上相互支撑?所以最终的结果往往是失败。倘若只剩下一个残根,情况自然更加不容乐观。

  蛀牙不能一次治完,是因为有些医生希望“多收费”?早期的蛀牙,只是伤及牙齿的“皮毛”,治疗自然相对简单,钻钻补补即可了事。然而,随着病变不断加深,棘手的问题必然接踵而至。

  3.验证内部“有”炎“无”炎

  很多人以为,只要牙齿破坏不太深,牙齿内部就不会受到任何影响,补牙肯定是可以一次搞定的事情。

  事实上,牙齿的外壳结构分两层,即牙釉质和牙本质。牙釉质是最外层的,也是最强韧的,为实体结构。牙釉质不但可以增加细菌入侵的难度,而且可以将炎症拒之门外;牙本质则由许多束空心管道结构构成,管道结构可使牙本质成为炎症的“良导体”,牙齿内部即使还没有和细菌真正接触,也可能已经出现炎症反应了。

  牙齿内部究竟是否有问题,医生既不能单凭肉眼判断,也不可能活检做病理诊断,而只能通过验证获知。于是,就有了所谓的安抚治疗,即先给内部消炎,并暂时简单修补。观察一段时间后,如果牙齿没有出现疼痛等异常,才可以放心做最后的修补。

  有炎症更要刮骨疗伤,牙齿内部确实有炎症,很难通过一般的消炎治疗解决问题。这主要和牙齿内部的血液循环不好有关。血管细如发丝,即使口服或静注消炎药,药物到达牙齿内部也所剩无几了。所以,牙齿消炎时局部用药更有效。

  单纯用药其实也远不能解决问题,因为腐败变质的东西都还在牙齿里面,因此清理内部垃圾更加重要。这种治疗有点“刮骨疗伤”的味道,不但发炎的血管、神经等要被取出,而且被细菌污染了的牙本质,同样需要“打磨”。在彻底去污的基础上,再在局部用上消炎药,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而这种经过“打磨”式清理后的局部消炎治疗,效果并非立竿见影,是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显效。所以,牙齿内部确定有炎症时,蛀牙更加不可能一次完成治疗。

  蛀牙治疗的具体策略,是基于对蛀牙病变状态、破坏情况和内部炎症做出正确判断的合理选择,而不是想当然地认为该不该治,能不能治,要治几次。

  本文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医学科普专委会主任委员王韬进行科学性把关。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乐享健康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