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虫创意-254054917727322313.jpg

高原反应了怎么办?掌握这些常识玩转美丽高原

科普中国-乐享健康 2019-08-06 作者:张丽

  正值暑期,想必不少人都安排了出游计划,寻找着诗和远方的有志青年,享受着放飞自我的驴友团队都在追寻着一场户外狂欢。大学生Chioe自从看完《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后,就期待着暑假打卡世界最后一片净土——稻城亚丁。然而,到目的地两天后,Chioe就在社交平台发了躺在医院输液、吸着氧气的憔悴自拍照,感慨亲身体会了这个有“身体在地狱,眼睛在天堂”之誉的网红圣地。造成不适的原因是Chioe乘飞机到稻城亚丁的第二天就出现了严重的高原反应。什么是高原反应?有哪些临床表现呢?下面我们一一探究。

  高原反应(Acute mountain sickness),是指在高海拔地区因为气压降低和氧气浓度减少而出现的急性病理反应。人体急速进入海拔3000m以上高原,暴露于低压低氧环境后产生的各种不适,是高原地区独有的常见病。临床表现以轻型患者为常见,症状主要包括:难以入睡、头昏头晕、疲劳、头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心跳加速、呼吸困难等。重型患者出现的症状包括:皮肤发绀、胸部紧迫感、思维混乱、咳嗽、咯血、意识水平下降或社会功能降低、面色苍白、不能走直线甚至无法行走、静息状态下呼吸困难、肺水肿、死亡等。

  产生高原反应的原因有哪些么?高原反应的发病与海拔高度、上山速度、停留时间以及体质等有关,缺氧是导致机体发生高原反应的主要原因,因为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氧分压逐渐降低。 同时,一些人为可控因素,如上山速度、停留时间、体质问题也是引起高原反应的潜在因素。一般体质好的人相比于体质差的人,不易发生高原反应,如果行程不是很紧张,可以缓慢上山,让机体逐渐适应海拔的变化。如果感觉身体出现了不适症状,并且逐渐加重,则可以转移至低海拔地区进行调整治疗。

  高原反应治疗基本原则是早期诊断,以免发展为严重高原病。轻型病人无特殊治疗,多数人在12h~36h内获得充分习服后,症状可自然减轻或消失。但是对症状持续甚至恶化者需要酌情处理,其治疗原则是:

  1.休息。休息是重要的治疗措施,过度活动会增加氧耗量,降低血氧饱和度,加重症状。

  2.吸氧。 吸氧对治疗高原病很重要,但对应对急性高原病的效果比预期的要小。间断性小量吸氧有可能延缓机体高原的习服过程。故原则上轻、中型高原反应病人不宜吸氧,但对特别重者夜间可低流量吸氧,一般每分钟1L~2L为宜。

  3.镇静和止痛。对于精神紧张、烦躁不安、心动过速者可酌情使用镇静剂。一般可选地西泮(安定)、氯丙嗪口服,头痛是最常见症状,严重者可口服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恶心呕吐者可选用普鲁氯哌嗪、异丙嗪。

  如何预防高原反应?上高原前,以下五事项要了解:

  1.进入高山前应对心理和体质进行适应性锻炼。

  2.初入高山者,如需进4000m以上高原时,一般应在2500m~3000m处停留2~3天,每天上升的速度不宜超过600m~900m,尽早识别高原反应症状。

  3.到达高原后,头两天避免饮酒和服用镇静催眠药,避免重体力活动,轻度活动可促使习服。

  4.避免寒冷防冻,注意保温,上山前使用乙酰唑胺、地塞米松、刺五加、复方党参、舒必利等药对预防和减轻急性高原病的症状可能有效。

  5.有器质性疾病、严重神经衰弱或呼吸道感染患者,不宜进入高原地区。

  作者: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护师张丽

  本文由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裴红红进行科学性把关。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乐享健康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