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8

世界艾滋病日:主动检测,知艾防艾

科普中国-科普融合创作与传播 2018-12-10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闻婧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今天是第31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我国的宣传主题为“主动检测,知艾防艾,共享健康”,倡导通过检测知晓感染状况,进而采取治疗和预防措施,有助于控制艾滋病。

  

  世界艾滋病日主题海报(chinacdc.cn

  198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12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在这一天,世界各国都会宣传普及艾滋病相关知识,提高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关爱艾滋病患者,让人们不在盲目“恐艾”。

  认识艾滋病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HIV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种免疫缺陷疾病。1981年艾滋病被发现以来,它在全球广泛流行,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一类重大传染疾病。

  HIV是一种正链RNA病毒,主要感染人类的CD4+T细胞。HIV病毒通过自身表面的gp120蛋白与靶细胞表面的特定受体(CD4CCR5/CXCR4)结合,之后病毒与细胞之间会发生膜融合,将病毒颗粒释放到宿主细胞内,病毒的基因组经过逆转录形成DNA然后整合到人类的基因组中,这样病毒的基因就和人类的基因组共同稳定存在,并且伴随着细胞的复制而不断扩大。整合在基因组中的前病毒DNA即能够在细胞中大量地复制包装,形成新的病毒颗粒,不断传播进而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也可以“隐藏”起来不被发现即处于潜伏状态,随着细胞的增殖进入子代细胞中,形成一个巨大的病毒潜伏库,长期潜伏在人体内而不易被发现。这种病毒在2015年被发现是由喀麦隆的黑猩猩及大猩猩传染到人类身上的[1]

  图片8

  HIV病毒(guangzhou.11467.com)

  艾滋病三种主要传播途径

  ①性接触传播:性接触是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无论是与同性或者异性的艾滋病患者发生无保护行为的性接触都会导致艾滋病的传播,而男性同性恋之间的性行为导致艾滋病传播的危险性更高。

  ②经血液和血制品传播:输入含有病毒的血液,或者使用了未经消毒的注射器、医用器械都会使艾滋病通过血液进行传播,在我国的农村存在着静脉吸毒者共用针头,非法采血等现象,这也是造成我国艾滋病感染者数量庞大的一个重要因素。

  ③母婴传播: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孕妇在怀孕,分娩及哺乳过程中都有可能将病毒传染给孩子[2]

  图片5图片6

  艾滋病传播途径(www.sohu.com     病毒在体液中的分布(www.bxjkw.cn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对于艾滋病十分恐惧,认为接触了艾滋病患者就有可能被传染艾滋病,但其实艾滋病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可怕,它主要通过以上三种途径进行传播,而日常生活中的普通接触比如:亲吻、拥抱、共用马桶、共用餐具、咳嗽、蚊虫叮咬等是不会导致艾滋病的传播的。

  图片4

  日常接触不会传染艾滋病(www.wowodx.com

  艾滋病的初期症状

  HIV感染的人一般需要2周至3个月之后才能够在血液中检测出HIV抗体。同时,HIV病毒可以在人体内潜伏长达10年,在潜伏期内病毒不会引起身体状况的改变,因此感染了艾滋病的人在潜伏期是无法发觉的。

  艾滋病发病的初期会有长期低热、体重下降、慢性腹泻、皮疹、盗汗、咳嗽等症状,当机体出现这种症状而又无法查明病因时大家就要小心了,这很有可能是感染了艾滋病所引起的。其实HIV病毒本身并不致命,它主要是摧毁人的免疫系统,从而使人体免疫力低下,无法正常抵御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各种微生物的感染,最终艾滋病患者因为各种并发症或者肿瘤而死亡。

  图片3

  艾滋病早期症状(zcool.com.cn

  通过检测对艾滋病进行早期诊断,并为后期治疗提供指导依据,是艾滋病防治的关键环节。   

  艾滋病的六种主要检测方法

  HIV抗体检测: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化学发光/免疫荧光试验(CIA/IFA)、免疫印迹试验(WB)、明胶颗粒凝集试验(PA)等方法检测血清、血浆、全血、口腔粘膜渗出液、尿液中的HIV抗体是否呈阳性。

  HIV抗原检测: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酶联荧光分析法(ELFA)、电化学荧光分析法(ECLIA)等方法检测血清、血浆、全血或病毒培养上清液中的p24蛋白。

  HIV核酸检测:通过PCR技术检测血浆、血清、组织器官或血液制品中的HIV DNA/RNA

  HIV基因耐药检测:通过PCR扩增或Sanger测序法获得相关基因片段序列,通过与野生型、耐药株序列对比判断耐药程度。

  CD4+ TCD8+ T淋巴细胞检测:通过流式细胞分选、免疫磁珠细胞分离、荧光免疫成像或计数试剂盒对淋巴细胞进行计数,CD4+ T淋巴细胞数量可用于评价HIV感染者的免疫状况。

  HIV的分离培养:通常采用HIV阴性外周血淋巴细胞与受检者标本共培养通过检测培养上清液中p24抗原或逆转录酶活性以及病毒基因组鉴定来判断是否感染艾滋病[3]

  在这里建议那些存在高危性行为史、共用注射针头、在非正规医疗单位拔牙等类似可能感染艾滋病行为的人主动去医院或疾控中心进行检测,及早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利己利他!

   

  艾滋病的预防与治疗

  自从20世纪80年代发现艾滋病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研究预防以及治疗艾滋病的方法。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治疗艾滋病,治疗方案通过两种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与一种整合酶抑制剂/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的组合来抑制病毒的复制与传播。

  虽然艾滋病现在无法被治愈,但是只要接受正规的抗病毒治疗,就能够抑制病毒的复制,重建患者的免疫系统,从而降低艾滋病的传播,延长患者寿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4]

  由于还没有研制出HIV疫苗,因此预防艾滋病只能从传播途径的阻断上入手,比如:

  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远离毒品

  加强医院管理,对医用器械严格消毒

  对献血者做好HIV检测

  采取安全性行为,洁身自好

  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容易刺破皮肤的生活用品[5]

  图片2

  携手抗击艾滋病(jama.com

  相信通过全球人民的努力,总有一天艾滋病的完全预防与治愈会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 D'Arc, M., et al., Origin of the HIV-1 group O epidemic in western lowland gorillas.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15. 112(11): p. E1343-52.

  2. 樊新民. 我国艾滋病传播的现状与对策[J]. 求实,2014(S1):190-192.

  3. 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15年修订版)

  4. 张秋月,张彤.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现状及其研究进展[J]. 中国病毒杂志,2018,8(02):103-108.

  5. 吐尔逊·尤努斯,王珏. 艾滋病传播途径及防治措施[J]. 地方病通报,2008(04):78-79.   

  (本文中标明来源的图片均已获得授权)   

责任编辑:sun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科普融合创作与传播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