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8918909172944.jpg

警惕!为何血糖、血脂总是过高?你可能是“中毒”了

科普中国-乐享健康 2018-02-13

  当下,一些人总是把反复感冒、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等代谢紊乱以及肿瘤等疾病归罪于自己体内有“毒”,排毒不畅。那么,真的是这样吗?

  毒在《黄帝内经》中有三种含义:一是指有副作用的药物;二是指有毒的致病物质,如蛇毒;三是指致病的病邪,比如《素问·五常政大论》中提到的“寒毒”“湿毒”“热毒”“清毒”“燥毒”等。

  现代中医专家姜良铎认为,毒邪是指致病力较强、可引起病证较严重的病邪,一般分为外来之毒与内生之毒,但只要是对机体有不利影响的因素,无论这种因素来源于外界或体内统称为毒。

  以人体为界,来源于身体之外的有害于身体健康的物质就是外来之毒,简称外毒,比如风、寒、暑、湿、燥、火、细菌、病毒、大气污染等。而来源于体内的有害健康的物质则属于内生之毒,简称内毒。内毒的来源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指机体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代谢废物,这些代谢废物不仅是内毒的主要来源,也是机体排毒系统功能紊乱时存留体内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因素;二是指那些本应该为人体正常所需要的生理物质,但由于代谢障碍超出其生理所需要的量而转化为致病物质,如血糖、血脂过高;三是指本为生理性物质,但由于改变了其所应存在的部位也成为一种毒,比如胃液是人体的正常消化液,当进入腹腔引起腹膜炎时,也属于内生之毒。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很多慢病标志物与癌症有关,除了血压和慢性肺部疾病,总胆固醇、心率、空腹血糖、蛋白尿、尿酸、肾小球滤过率都与癌症发生的风险相关,这些慢病标志物都属于内毒。

  其实,人体内一旦存“毒”,就会破坏体内的阴阳平衡状态,而存于体内的“毒”的性质、数量以及机体的功能状态决定了“毒”所致疾病的轻重缓急。所以,对于外来之“毒”,应尽量躲避;对于内生之“毒”,则要科学解毒。

  日常生活中科学的解毒方法包括以下几点:

  1.适当的体育锻炼。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法,保证每天运动15分钟,可以降低癌症发病风险和慢病死亡风险。

  2.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饮酒、无规律的作息时间等,建议科学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3.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降低各项慢病标志物的危害,定期随访。

  4.调整自我偏颇的体质,纠正机体的免疫失衡。可通过中医师的正确指导,借助于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法,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作者: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中医预防保健科主任方泓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乐享健康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