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g(9).jpg

天冷喝点酒来御寒暖身?

科普中国-科学为你解疑释惑 2018-11-02 作者:王婧

  在寒冷的季节里,不少人喜欢小酌几杯酒,并认为天冷喝点酒可以暖身、御寒。但是,你知道吗?其实这只是表象,喝酒既不能暖身,也不可御寒,却会让人越喝越寒。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主任药师刘皈阳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表示,人在喝酒后确实会有全身发热的感觉,因为喝酒后,酒精刺激身体表面的毛细血管,使血管扩张变粗,血液循环加快,血液集中在皮肤的毛细血管里,使人感觉到皮肤很温暖,甚至有脸发烫的感觉,给人造成了喝酒可以抵御寒冷的假象。但感到温暖的只是皮肤表皮,这种喝酒暖身的现象只是暂时性的。本质上,人体热量的消耗也会相应地增加,热量通过皮肤散发,其实是消耗了体内更多的热量。因散热速度加快而消耗的热量,比酒精供给的热量还要多。当热量产生的速度跟不上散失的速度时,体温便会下降,人就会感觉冷。

  另外,喝酒后感到温暖还有可能是中枢神经“欺骗”了你。《广州日报》指出,酒精及其代谢产物对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有一定的麻醉作用,这也让肌肤对外界寒冷敏感度下降,也就觉得喝酒后没那么冷了。因此,酒后“暖意”是暂时现象,“酒后寒”随之而来。因为核心体温丢失了,扩张的毛细血管无法及时收缩阻止热量继续散失,哪怕不停地喝酒,体温还是会继续降,身体寒冷感加重,甚至能让人冷到发抖,全身起鸡皮疙瘩。

  总之,喝酒可以御寒暖身只是假象,且冬天饮酒过量还会影响健康。河北医科大学营养学教授、河北营养学会秘书长韩长城在接受长城网采访时表示,冬季过量饮酒会增加患高血压、中风等疾病的危险,所以饮酒应适量。一般来说,饮酒量每天应以50g以下为宜,白酒最好控制在30g左右。患有冠心病、心率失常的患者最好不要饮酒。

  那么,冬日究竟该如何科学御寒呢?长城网建议,人们可进食有营养、热量高的食物,多吃含钙铁钠钾等微量元素丰富的食物,如虾皮、芝麻酱、猪肝、香蕉等,提高抗寒能力;多穿衣服,加强保暖;结合自己的身体状况,适当运动,加强体育锻炼。

  本文由吉化集团公司总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沈迎建进行科学性把关。专家擅长疾病的营养治疗:医学减重、肿瘤营养治疗、手术前后的营养治疗、孕产妇的营养、婴幼儿营养、亚健康的营养调整、糖尿病、肾病、高血压病、心脑血管疾病、贫血等营养治疗。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科学为你解疑释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