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孩子时,顺产好还是剖宫产好?这些事你一定要了解

科普中国微平台 2018-10-24

  本文专家:杨超,医学博士,火箭军总医院主治医师

  本文审稿:陈海旭博士,副研究员,解放军总医院南楼临床部、老年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老年医学研究所

  近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医生遭到产妇家属殴打的消息有了最新进展,产妇丈夫郑某宇依法被刑事拘留。网上有一种声音:不就是剖宫产吗,答应患者及家属的要求不就没有纠纷了吗?

  

  还有些准妈妈及家人误认为:剖宫产可免受分娩时的痛苦,又能保证婴儿的安全,甚至追求所谓的“好日子”,盲目地追求剖宫产。孕妇是不是有权利选择自己的分娩方式,这是一个医学问题,而且是一个在医学专业领域讨论比较热烈的话题。

  调查数据显示,我国产妇剖宫产率逐年上升,有些城市的剖宫产率甚至高达50%以上,大大超出了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15%到20%的标准。生孩子时,到底是该顺产还是剖宫产?今天就带大家来了解下。

  什么是顺产?

  顺产是一种分娩方式,是一种产力、产道和胎儿三个因素均正常且能互相适应,胎儿经阴道自然分娩的方式。

  

  顺产的利弊有哪些?

  顺产的利

  01

  有观点认为顺产后身体没有缺陷,这对爱美的女性来说是个最大的诱惑。

  02

  产后恢复较快。一般来说,顺产的妈妈当天就可以下床走动,三到五天可以出院。

  03

  顺产的妈妈在产后可比剖宫产妈妈更早进食,有利于喂哺母乳。

  04

  伤害较小。相对于剖宫产而言,顺产分娩产生的伤害主要是会阴部位的伤口,伤害比较小且容易恢复。

  05

  对新生儿有好处。宝宝分娩经过产道的挤压,肺功能得到锻炼,神经和感觉器官也受到刺激,这对宝宝的发育有帮助。

  06

  利于腹部恢复。顺产可刺激母体分泌催产素,这种激素能够促进子宫收缩,帮助腹部恢复平坦。

  07

  不会因为麻醉剂使宝宝的神经受到伤害。因此,顺产对宝宝和妈妈的伤害是最低的,对宝宝的发育生长有帮助,而且妈妈的产后恢复也更快,并发症的发生也大大减少。

  顺产的弊

  01

  产前阵痛,但可以无痛分娩避免产痛的困扰。

  02

  生产过程中突发状况,如羊水栓塞等。

  03

  阴道松弛,但可以产后运动避免。

  什么是剖宫产?

  剖宫产是经腹切开子宫取出胎儿的手术。

  

  剖宫产的利弊有哪些?

  剖宫产的利

  01

  给不符合顺产条件的妈妈提供的一种分娩方式。由于胎儿或者准妈妈的原因,一些准妈妈无法通过阴道分娩或者生产可能对新生儿或者准妈妈造成安全威胁时,如出现胎位不正、胎儿窒息、胎儿过大,无法娩出,或者准妈妈患有妊娠合并症的情况时,应该优先选择剖宫产。

  02

  减少阵痛。

  03

  合并处理其他疾病时选择剖宫产。

  剖宫产的弊

  剖宫产的产妇术中出血、术后血栓形成率、再次妊娠发生前置胎盘和子宫破裂的几率远高于顺产的产妇。

  同时,剖宫产新生儿并发呼吸系统功能异常的几率高于阴道分娩新生儿,其抵抗力远低于阴道生产新生儿。

  

  无医学指征剖宫产,不但不能降低围生儿的死亡率,反而增加了剖宫产术后病率及孕产妇死亡率。因此,不主张无医学指征行剖宫产术。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剖宫产可能会导致一些与健康相关的后果。例如,剖宫产出生的孩子患代谢和免疫相关疾病的风险更高,包括2型糖尿病、哮喘、乳糜泻和肥胖等。

  

  也有研究显示,无论是自然分娩还是剖宫产,儿童的行为和认知发展存在差异,这表明分娩方式也可能影响早期大脑发育。

  

  顺产和剖宫产如何选择呢?

  通常情况下,剖宫产都是在不具备顺产条件下才进行的选择,例如产妇骨盆条件不利于顺产;高龄产妇(大于35岁的初产妇);妊娠并发症的出现(如有较严重的妊高症);心脏功能不好等先天性疾病;有传染病或妇科疾病的产妇,子宫口开的不合适或者羊水早破等等情况,都需要选择剖宫产。

  

  对于身体条件较好的产妇,医生通常会建议进行顺产。一方面对胎儿的健康大有帮助,阴道对胎儿的挤压作用,对小孩的呼吸功能的建立有利,免疫球蛋白G在自然分娩过程中可由母体传给胎儿,自然分娩的新生儿具有更强的抵抗力。也有数据表明,顺产的孩子要比剖宫产的孩子聪明。同时,能更好更快地恢复子宫功能,有利于刺激母亲的乳汁分泌。

  

  总而言之,顺产和剖宫产各有利弊,生孩子是要顺产还是剖宫产,要根据孕妇实际情况而定,特别是要多尊重产科医生的建议。随着医学的迅速发展,还可以无痛顺产,因此建议准妈妈们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选择顺产。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微平台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